「四书五经」的最佳阅读顺序是什么?每种经书的已出版的口碑较佳的译注本有哪些?
- 发布时间:2023-05-09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196
仅就了解一下的话就先读读四书
四书读的顺序就按朱熹排的顺序就好:《大学》定规模→《论语》立根本→《孟子》观发越→《中庸》求微妙,读完一遍就可以并读了。
版本就我个人推荐一下:
1.章句:《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撰
2.译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
其实章句差不多就是译注,古人今人相互参考,帮助理解。
谢邀。楼上
@叶微香答得很好了,一般读读的话,她的回答中那几种书够用了。只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用《十三经注疏》本。
部分反对
@叶微香同学对于清人注《礼记》的评价。
反对楼下某回答号称把《尚书》当“大禹”开始的“故事书”的回答,以及“文言文功底”论,明显外行充内行的误人子弟言论。《尚书》读不懂是正常的,“文言文功底”再好也可能读不懂。我强烈怀疑答主压根没读过《尚书》。还当故事书呢,这么牛么?
以上。
四书的最佳顺序,刚好我昨晚看了朱自清老先生的《经典常谈》,里面朱老提到了四书的顺序。大概就是先看《大学》,再看《论语》和《孟子》,《中庸》最后看。
因为《大学》是提纲掣领的东西,修齐治平懂了之后,便能领会《论语》《孟子》里面提到的精微分别去处;融会贯通《论语》《孟子》的旨趣,也就能够领会《中庸》的心法。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应该克制私欲,修养道心。
当然,精研一本也是很有前途滴,赵普还半部论语治天下了嘛。
有哪些入门级古书值得推荐? - 知乎用户的回答从这个问题翻过来的
真的要从学习的角度来考量,“七经”的提法比“四书五经”体贴得多,负担也轻一些:论语、孟子、毛诗、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氏传。
小孩读经问题这里不讨论,争议太大了。
成年人的学术取向的读经,一个建议的读法:
预备和热身阶段:
- 没有文献学和经学史基础的话,过一遍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 (豆瓣) ,再配孙老师编的中国古文献学文选 (豆瓣),加杜泽逊 文献学概要 (豆瓣)。《简编》精读一遍就差不多了。《文选》则是让读者接触到比较完整的原典选段。《概要》的文献学本位色彩更浓厚,毕竟读经书免不了要接触目录版本校勘方面的知识,不妨押后读,或者碰到疑问了备查。
- 如果前面俩都不耐烦读,直接看吕思勉经子解题 (豆瓣)或屈守元 经学常谈 (豆瓣)。看完马上开刷经书,不要迟延。
四书阶段(经和注都可以读,但是一定先读完经再读注):
- 先读论语,杨伯峻:論語譯註 (豆瓣),其实我倒是蛮推荐试试这个的宋刊论语 (豆瓣)。
- 次读孟子,杨伯峻:孟子譯注 (豆瓣)。加四书章句集注 (豆瓣)
- 大学、中庸可以单独读,也可以后边上了礼记一块读,。
- 具备成熟三观并且受过当代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孝经已经严重不匹配这个阶段的心智发展,强读会有逆反心理,以后择机徐徐读之。
- 尔雅相当于GRE词汇表,成人读经刚上手的话,不宜将尔雅当成经书读。等七经都念完了最后看,省力。
五经阶段(重点读经文,汉魏古注有余力可以看看)
- 快速刷五经正文,一般根据上手难易程度的高低,遵循这个顺序:毛诗→尚书→周易→礼记→左传(春秋经单独拈出来是没法读的,必须配传)用当代人的普及注本就行。在排名最高的答案中已经列出来了,都很合理。上述顺序适用于没有特殊喜好的情况。如果个人有特别好奇或者喜爱的经书,可以优先读,不要囿于上述顺序(比如有同学一直想学易,不妨先读)
- 程俊英:詩經注析(全二冊) (豆瓣) 凑合……
- 周秉钧:尚书易解 (豆瓣)
- 黄寿祺:周易译注(上下) (豆瓣)
- 王文锦:礼记译解(全二册) (豆瓣)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全四册) (豆瓣)
- 这时候已经读完了七种经书的正文,要装13已经够够的了,而且也大致知道了经书讲了些啥。接下来有两种路子。一种是广,一种是深。
- 要不要兼修仪礼、周礼和大戴记,要不要兼修公、榖,个人认为应该在读完七经之后再考虑。大戴记应该在礼记、仪礼和周礼之后读,榖梁也最好在左传、公羊之后读。
准备为进阶读经做准备:
- 讲究广的话,把经书当先秦史到秦汉史的思想史史料来读,知道经书能不能为本人的研究所用,能用的话用哪些内容。把前述七经的汉魏古注都刷一遍。读本请自己凑。大陆已出版的合适的经注本(就是仅有经文和注文,而且字大,装订严实,易于购买)不好找,台版有一些。一定请亲自到图书馆库本室去手翻原书,再决定要不要用这个读本。
- 讲究深的话,读完了七经,应该已经心里有数自己和哪一经气质和趣味最为接近了,这种读法是专治经学的路子。选一种经,熟读该经古注,再把该经的唐疏给刷完。能刷完一种唐人义疏(所谓唐疏其实是南北朝义疏的底子,唐人编辑而已)的同学,才是真的稍微进了读经的大门。那时候会产生新的问题,但已经是针对某一经而产生的特殊疑问,不具备普适性,就不在这个答案里讲了。
- 在这个系列四部要籍選刊 里自选一种或几种 (利益声明:本人不是这书的编辑。这书我自己用过,确实适合阅读而非查阅。中华所出那种大厚册缩印本是读经读得很熟的人搞研究查阅用的。)爆唐疏。
- 不敢直接读白文的话,北大出的这套书:毛詩正義(三卷本) (豆瓣)可以持用。不要歧视平装简体,而且可以当句读改错习题集。
- 上古出的那套十三經注疏(平裝)就算了,低级错误很多,用纸惨白耀眼,颇损目力。
————————说闲话的分割线————————————————————————————
- 有人劝新手从读清疏入手的话,是个装逼犯,不要理他。所以我这里不提清疏。
接下去的进阶(问得不错,还没有好的答案,这也是诸经在民国分科之后不同发展状况的体现):
如何读懂《周易》? - 国学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成熟。因为周易学的发展实在是太成熟,基础太厚了。
尚书还没有好的答案,待挖坑。
想学《诗经》什么书比较好? - 诗经凑合,等大神回答。
左传应该怎么系统有效的读? - 历史凑合,等大神回答。
如何精读“三礼”? - 历史等大神回答。
据我所知,一个中国古代的文人,需要读的书籍
1.基础识字课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诗词基础熏陶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3.文化基础课
《幼学琼林》《增广贤文》
4.儒家经典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后来还有《弟子规》
5.根据个人兴趣有人会选读
(1)佛经类 大藏经,一部足够,大藏经不是一部经,而是佛学典籍统称
(2)政治类《贞观政要》《齐民要术》《商君书》
(3)历史书籍《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
(4)诸子百家《墨子》《庄子》《道德经》《鬼谷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管子》等
(5)后世名气很大实际上古代属于闲书
《菜根谭》《围炉夜话》《世说新语》《曾国藩家书》《三国演义》《红楼梦》
(6)诗词文章
《古文观止》《文心雕龙》属于高级阶段的文学作品,有意成为诗人文章研习者必读
类似有《苏轼集》《韩愈集》《玉漱词》《稼轩长短句》,有兴趣可以拜读,比较偏门的诗歌还有《楚辞》《元曲三百首》
我们慢慢来谈
首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推荐指数★★
没有什么必要读,那个属于古代识字的资源,但在教育高度发达,识字率逼近百分之百的现代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三字经道理浅显易懂,读读就行了,千字文最初的出现是凑数,凑王羲之的字,文学价值一般,书法才是瑰宝,三和千我的意见都是名句精读,至于百家姓直接跳过。
诗歌基础系列,
推荐指数★★★★★
很有意思,有兴趣可以全文背诵,《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在现代,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大家的很多不是“学而时习之”,不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是“欲把西湖比西子”,而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中国对汉语拼音的概念形成其实挺早,不过当时是用汉字表现的,东韵在今天就是用后鼻韵ong,这个对我们今天的韵律认识很重要。
读这两本书要看读者对象,如果是小孩发蒙,那么背诵即可,如果是对诗词有研究的兴趣,那么推荐《诗词格律》和《汉语音韵学》,加上前面两本仔细研究。
诗歌在我国古典文化占据的地位极高,不过《古诗十九首》《元曲》《楚辞》推荐指数依次下降。
楚辞太生僻,我也下过决心修读楚辞,最后去背了《离骚》就蒙了 ,我们学的汉语言古文很大一个标准是《史记》,是我们常见的古文,而《楚辞》对于唐宋古人而言也是古文,《楚辞》就是一本近似天书,各种生字生词完全没见过。
文化基础课
推荐指数★★★★
中国古典文化入门级《幼学琼林》,这本书讲的是古典文化常识,比如陛下代指皇帝,懿旨必须说太后,桂榜和杏榜指乡试和会试,文字浅显易懂不费力,对日后在古文阅读中的典故了解极为重要。
《增广贤文》大约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浅显易懂接地气,最重要的是未见丝毫酸腐气息,比起很多清谈,《增广贤文》是最具现实主义的一本。和儒家正统《三字经》等书比起来,语言犀利,一针见血,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非常大。
儒家正统经典
推荐指数★★★
四书五经的概念和十三经的概念有点交叉,就算四书五经的概念也有点交叉,好吧,如果放到高考语文课上,四书五经本身就是个病句,中庸和大学与礼记不并列,而是从属关系,四书实际上是《论语》《孟子》加礼记选篇《中庸》《大学》。
(1)四书
推荐指数★★★★
四书到还是比较轻松的,为什么轻松?在于四书地位高名气大,很多句子在生活中早就用过了,比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有朋自远方来”。
《论语》读起来熟悉,而《孟子》也颇有精彩,大学和中庸的地位很大程度上靠了朱熹的提倡,成为后来的标准课文重要篇章。不过,这毕竟是中国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四本书。
(2)五经
推荐指数★★
五经其实具有很大的专门性,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者,五经是必须,如果作为爱好者读经,对孩子从小培养国学底蕴的话五经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诗歌熏陶的教材选择,《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加《千家诗》足够,其实对于《诗经》,虽然资历老,但我始终觉得它没有唐诗宋词的地位,时代太久远,生僻字极多,太难理解,难背程度超过许多唐宋诗歌,而且应用也不广泛重要性不足。我认为诗经的学习要放到唐诗宋词之后,就是因为如此,不过如果有兴趣可以研读。
尚书没什么了解,不谈了。
广义上的礼记包括三部分《仪礼》《周礼》《礼记》,加起来长得怀疑人生,要读先从《礼记》开始,连韩愈这样的大神都抱怨过《仪礼》太难读了,我等普通人还是敬而远之吧。不过《礼记》里面也有很多优美的篇章,比如《礼记月令》里面的“孟夏三月,腐草为萤”非常惊艳,它反映古代人对于自然的认知,三月时候腐烂的草变成萤火虫,这句话也可以当做是诗,蕴含一种希望和破茧成蝶。
不太推荐的有《易经》和《春秋》,实在搞不明白《易经》的意义在哪,现在弄得跟摆摊算命一样,不过我真没读过《周易》,这也是我的一种偏见吧。
《春秋》原文非常短,所谓春秋笔法我是比较不屑的,为了解释春秋笔法,写了春秋三传,《谷梁传》《左传》《公羊传》,有多长简直普通人难以想象,读史书是件很枯燥的事,何况是久远的先秦,如果目的了解战国史,不建议读《春秋》。
总之五经不是很推荐,就算要读也就《诗经》勉强带上《礼记》,就像《孝经》一样,他们很多已经边缘化了,尤其是《弟子规》不推荐,这本书迂腐气息重,很多人说伪经典,没有满清王朝的大力推崇几乎不可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