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3-07-07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158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一位哲学家乘船过河。行船之际,哲学家问渔夫:“你懂数学吗?”渔夫答:“不懂。”哲学家又问:“你懂物理吗?”渔夫答:“不懂。”哲学家再问:“你懂化学吗?”渔夫答:“不懂。”哲学家叹道:“真遗憾!这样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水面上刮起狂风,把小船掀翻了,渔夫和哲学家都掉进了水里。渔夫向哲学家喊道:“先生,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答:“不会!”渔夫遗憾地说:“那你就要失去整个生命了!”
正如故事所反映的,在许多人眼里,哲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其量只是生活之余的奢侈品,是必须在吃饱以后进行的事情。的确,哲学不能当饭吃,尤其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哲学思考,必然会在生活面前碰壁。
实际上,“哲学”一词是个舶来品。十九世纪,一位日本学者将希腊文philosophia译成汉文“哲学”。十九世纪末,晚清学者黄遵宪、康有为等将哲学一词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很快成为道、玄学、形而上学等词的通用术语。
因此,我们可以从西方文明的源头那里进一步理解哲学的涵义。哲学意即“爱智慧”。据赫拉克利特的《论无生物》记载,最早使用这个词语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把自己称作爱智者,认为奴性的人生来是名利的猎手,而爱智者生来是寻求真理的自由人,把自由和真理联系到了一起。
从“爱智慧”的起初意义上讲,哲学表达了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面对现实、心灵开放的本真的生存状态。柏拉图说:“哲学从惊奇开始”,人类在对世界的惊讶和注目中,放下了种种世俗的偏见,万物的本真展现出来,人类因此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可见,哲学原本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智慧,是人与世界的本真互动中所呈现的智慧之光。脱离实践的哲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哲学,是束缚人自由的思想、观念或教条,因而不是真正的哲学。在古印度,哲学通常也被称为“见”或“察”。在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哲学”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对人性的追问、对一切的怀疑。
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哲学是要去反思和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或源头,所以总是来得太晚,“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开始飞翔”。这里,“密纳发”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她和一只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共同守护雅典平安。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在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旨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活动,是一种自甘寂寞的沉思的理性。
所谓“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即思想以自身为对象而进行的思想性探索活动。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学者赵汀阳也说过,哲学不是反思,而是对反思的构思,是对反思方式的创造。不论是反思还是对反思的构思,其反思的内容无疑都来自生活,我们如果把人的意识比作一棵树,那么,生活就是它的阳光和水,一旦离开生活,人的意识就会变得日渐狭隘、虚幻和枯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哲学离开了生活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反对脱离现实生活、脱离社会实践的哲学思辨,曾辛辣地嘲讽那些思辨哲学家:“有一个好汉一天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关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如说,称它是宗教迷信的观念,那么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他一生都在同重力的幻想作斗争,统计学给他提供愈来愈多的有关这种幻想的有害后果的证明。这位好汉就是现代德国革命哲学家们的标本。”事实上,现实中像这种脱离生活实际、在自己狭隘的意识或思想领域中挣扎和痛苦的现象比比皆是,前面哲学家与渔夫的故事也是一个例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哲学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丰富和发展。哲学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所探讨的是一些“大”的普遍的问题,更在于它不是用信仰、幻想的方式,而是用理性的方式去探讨、追问这些问题。哲学家通过理性,把对生活的种种感觉、感受、体悟等逻辑地表达出来。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把生活的意义从本原上揭示出来,让人们认识和掌握正确的生存之道,真正快乐、幸福、自由地生活。
如果说哲学之外的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有一定技能的“某种人”,那么,哲学则教你从根本上认识自己,使你“作为人而成为人”。哲学不能当饭吃,但哲学是我们吃好饭、做好人的根本前提和基础。生活没有哲学就像黑夜里没有明灯,我们随时有可能成为迷途的羔羊,正如古希腊苏格拉底所说“没有反思过的人生毫无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陈光军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27日 12 版)
正如故事所反映的,在许多人眼里,哲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其量只是生活之余的奢侈品,是必须在吃饱以后进行的事情。的确,哲学不能当饭吃,尤其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哲学思考,必然会在生活面前碰壁。
实际上,“哲学”一词是个舶来品。十九世纪,一位日本学者将希腊文philosophia译成汉文“哲学”。十九世纪末,晚清学者黄遵宪、康有为等将哲学一词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很快成为道、玄学、形而上学等词的通用术语。
因此,我们可以从西方文明的源头那里进一步理解哲学的涵义。哲学意即“爱智慧”。据赫拉克利特的《论无生物》记载,最早使用这个词语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把自己称作爱智者,认为奴性的人生来是名利的猎手,而爱智者生来是寻求真理的自由人,把自由和真理联系到了一起。
从“爱智慧”的起初意义上讲,哲学表达了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面对现实、心灵开放的本真的生存状态。柏拉图说:“哲学从惊奇开始”,人类在对世界的惊讶和注目中,放下了种种世俗的偏见,万物的本真展现出来,人类因此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可见,哲学原本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智慧,是人与世界的本真互动中所呈现的智慧之光。脱离实践的哲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哲学,是束缚人自由的思想、观念或教条,因而不是真正的哲学。在古印度,哲学通常也被称为“见”或“察”。在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哲学”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对人性的追问、对一切的怀疑。
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哲学是要去反思和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或源头,所以总是来得太晚,“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开始飞翔”。这里,“密纳发”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她和一只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共同守护雅典平安。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在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旨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活动,是一种自甘寂寞的沉思的理性。
所谓“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即思想以自身为对象而进行的思想性探索活动。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学者赵汀阳也说过,哲学不是反思,而是对反思的构思,是对反思方式的创造。不论是反思还是对反思的构思,其反思的内容无疑都来自生活,我们如果把人的意识比作一棵树,那么,生活就是它的阳光和水,一旦离开生活,人的意识就会变得日渐狭隘、虚幻和枯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哲学离开了生活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反对脱离现实生活、脱离社会实践的哲学思辨,曾辛辣地嘲讽那些思辨哲学家:“有一个好汉一天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关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如说,称它是宗教迷信的观念,那么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他一生都在同重力的幻想作斗争,统计学给他提供愈来愈多的有关这种幻想的有害后果的证明。这位好汉就是现代德国革命哲学家们的标本。”事实上,现实中像这种脱离生活实际、在自己狭隘的意识或思想领域中挣扎和痛苦的现象比比皆是,前面哲学家与渔夫的故事也是一个例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哲学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丰富和发展。哲学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所探讨的是一些“大”的普遍的问题,更在于它不是用信仰、幻想的方式,而是用理性的方式去探讨、追问这些问题。哲学家通过理性,把对生活的种种感觉、感受、体悟等逻辑地表达出来。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把生活的意义从本原上揭示出来,让人们认识和掌握正确的生存之道,真正快乐、幸福、自由地生活。
如果说哲学之外的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有一定技能的“某种人”,那么,哲学则教你从根本上认识自己,使你“作为人而成为人”。哲学不能当饭吃,但哲学是我们吃好饭、做好人的根本前提和基础。生活没有哲学就像黑夜里没有明灯,我们随时有可能成为迷途的羔羊,正如古希腊苏格拉底所说“没有反思过的人生毫无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陈光军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27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