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入门书籍推荐
- 发布时间:2023-07-07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173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专注于讲哲学的up,但是关注我的朋友们倒是有很多对哲学感兴趣的,所以我决定推荐三本我读过的,且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哲学入门书目。
适合人群:想快速了解哲学,但是没有深入学习的需求,也不想花太多精力去详细了解各个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纯哲学小白。
优点:
1. 语言通顺好读:本书是中国作者写的,全文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语言流畅,非常好读,没有那种“哲学家”不说人话的情况。
2. 内容通俗易懂:这是一本语言幽默的西方哲学史,在介绍一些重要的哲学思想的同时,里面也有很多八卦和插科打诨,娱乐性较强。个人认为有初中阶段的理解能力就足以读这本书了,如果是大学生,也可以拿它当闲书来看,可能两三天就可以读下来。
3. 大众想知道的全都有:作为一本面对大众的哲学史,这本书很好的把大众感兴趣的话题与学术内容结合了起来,在介绍哲学史的同时,很好的给出了对哲学上一些“大问题”的思考与总结。
缺点:
1. 不够“学术”:本书有很多作者的思考与总结,作为初学者,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很有趣,但是这也导致了本书并没有很严谨的去介绍每个哲学流派的思想。
2. 信息量较小:这本书对每位哲学家理论的介绍都很浅,更多的是对其理论进行总结性思考,而且涵盖的哲学家数量远远少于正经的西方哲学史,两三天就能读完。
总结:对于任何哲学小白,我都会强力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写出了哲学的趣味。虽然网上有些“大佬”对这本书嗤之以鼻,认为不够专业,但是我认为大众缺少的正是这种趣味性与专业性结合的很好的书目。我相信大部分非哲学专业的读者并不会在意所谓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甚至读过的内容可能过两个月就忘了。所以对于大众来讲,相比较去咬文嚼字,获得哲学上的启发与思考也许更重要一些,而学术圈的那些“专业壁垒”不仅不会帮助大众了解哲学,反而会直接阻止大众去阅读和了解哲学。总之,我强烈推荐用这本书作为哲学小白的第一本入门书目。
第二本:《西方哲学史》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适合人群:愿意花时间详细了解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流派思想的哲学爱好者
优点:
1. 翻译的好:这点我一定要强调,这本书翻译的非常好,很通顺好读,易于理解,完全没有晦涩难懂的情况。
2. 内容系统:这是一本用于大学哲学课的教材性质的哲学史,其内容非常系统,对于各个哲学流派的划分也很清晰,对于哲学思潮变化的脉络也把握的很好,阅读本书后将会对西方哲学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认识。
3. 涵盖范围广:在第九版之前,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不仅讲了从希腊哲学到存在主义的西方哲学发展历程,而且还包括了一些当代哲学的内容,这是其它西方哲学史中少有的。
缺点:
1. 厚:内容多自然是本书的优点,但是对于想要快速了解哲学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短时间是读不下来的,还需耐着性子,宛如上课一般一节一节阅读。
2. 没有引用以及不够深入:这是本书译者的吐槽,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属于一种学者对于学术著作的吹毛求疵了。对于爱好者来说,有无引用其实问题不大,能把整本书好好读下来就已经是个胜利了,至于要求更加深入和全面,这也不是一本哲学史能够承载的责任,大家怎么看就见仁见智了。
4.?当代哲学的内容不够全:虽然这本书作为一本哲学史,包含了结构主义等当代哲学这点值得赞赏,但是相关部分内容非常浅显(可能也就和我后现代主义视频里讲的深度差不多)
3. 封面丑:对不起,暂时我想不到这书还有啥别的缺点了,但是封面的确是挺丑的,干脆写上来凑数。。。
总结:对于想要好好读一本哲学史的哲学爱好者,我会强力推荐这本书。它好读,好理解,语言流畅,而且专业性在线,值得认真阅读。
第三本:《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
适合人群:想深入了解黑格尔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理论的哲学爱好者
优点:
1. 语言简练明了:本书是由北大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老师写的,展现了中文写作的优点,语言简练,表达清晰。
2. 内容全:这是目前市面上我见到的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容涵盖的最全的一本书。
缺点:
1. 太浓缩:本书内容非常精炼,文字虽少,信息量不小,想要读明白需要有一定基础,可能还需要自行查找和阅读扩展材料来配合理解。
总结:虽然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入门自学来说并不友好,内容对于爱好者来说有一些挑战性,但是这是目前市面上可以找到的唯一一本比较全面的中文现代西方哲学书目(也可能是我没见到其它的,有别的推荐书目请在评论区告诉我)。另外这本书还有一个“上册”,是赵敦华老师编写的《西方哲学简史》,之所以没有推荐也是因为内容有些硬核,不适合自学,没有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好读。
最后说句题外话,国内大学本科的教材往往采用的是前苏联教材的风格,也就是内容深且广,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学术性人才。而欧美本科教材的风格则是简单易懂,目的是在本科阶段加强通识教育(斯通普夫版哲学史的译者就吐槽过这本书不够学术,更像是为爱好者准备的)。从自学的角度上来讲,选用欧美的本科教材比选用国内教材其实更合适一些。另外,我很期待日后市面上能够出现一些面向爱好者的通识性教材。我们不应该因为过于追求学术专业性而将学术内容完全束之高阁,让学术内容远离群众。例如我在读研期间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机器学习相关的知识后,认为抛开其背后的算法不谈,一些基础的机器学习原理完全是可以纳入通识教育中的,可是市面上并没有一个足够通俗易懂的去给大众讲机器学习,讲统计学的书兴趣阅读类书籍,反而大部分都难度极高,晦涩难懂,这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