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道德经》的解读
- 发布时间:2023-07-14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147
《道德经》看过多遍了,要说看明白了,我一点都不敢承认;要说什么都没明白,心里还有点不服气。我一直试着想抛开书本,不参照任何名家的解释,自己来解读一下,然而我面对《道德经》的原文时,我连完整的白话翻译都做不到。可当我重新拿起书本,跟着名家学习时,我仿佛觉得我一下子又懂了,意思也明白,道理也清晰。我有些弄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能独立完成对《道德经》的解读?
我在写《人生路上学〈论语〉》时,基本没遇到什么障碍,基本对每一篇章都能说上一二。即使有些存在很大歧义的篇章,也能列举出多种解读的优劣。可面对《道德经》,我根本下不了笔,文章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字我都无法给出准确、流畅的解释。是《道德经》根本无法就原文原意翻译吗?不是,它里面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都可直译,都有其表面的意义,也能反馈出背后的道理。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在这短短五千字面前一筹莫展?
在看了这么多遍后,老子的思想也有个大概的了解了。他讲万物的本原源于道,而道又源于自然,它清虚卑弱,它不争,它无为。它让人慈,让人俭,让人不为天下先。老子从各个方面用清静无为的思想让我们了解道,遵循道的规律,顺其自然,尊道而贵德。他的每一章基本围绕这些主题思想而展开,反复说明和论证。可我为什么明明了解了这些思想,却始终无法亲手为这些文字赋予我的解读?
我像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在文字的外面,无法触摸,更无法亲近。于是我就断了写《道德经》解读的念头,不断将世上的各种解读版本找来学习、比较。渐渐地,我有些明白了,我与《道德经》天生的距离是我的学识造成的,当我原地踏步时,我和它的距离一直存在;当我的才能增加一点时,我就离它近了一步。而当我的才能下降时,我和它的距离也跟着拉大了。
这一发现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浅陋和无知,原先我觉得比有些人多读了几本书,多了解了一些人生道理,然而我和那些真正的有学问的人比,我觉得真的太浅薄了,简直让我无地自容,我连和他们比的资格都没有。这不是妄自菲薄和自轻自贱,说起学问,我有吗?
自认为有学问的人常常刚愎自用,而不自认为有学问的人,总是虚怀若谷,如老子所说“敦兮若其朴,旷兮若其谷。”(《道德经》第十五章)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道德经》做出正确的解读,因此对我们这些对经典浅尝辄止、根本还没摸着门道的“外行”来说,《道德经》无疑就是一块试金石,有学问没学问拿它一试就知道了。
所以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敢对《道德经》指点江山,我们不说他有多勇敢,我们完全可以说他具备巨大的能量和足够的学识。三国时年纪轻轻的王弼就是这样的人,他能够注《易》,注《老子》,就是源于他的学识。现在我们能接触的一些著名的版本,哪个不是由史上的大家所注释,史上又有哪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敢对《道德经》品头论足?当然那些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伪学者不在此列。
在老子的《道德经》以前,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的大概只有《易经》,《道德经》里的很多篇章都是由《易经》的理论所引发,二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懂得《易经》的道理就很难明白《道德经》的道理,因此学习《道德经》不妨把《易经》一课也补上,它能更好地辅助我们学习好《道德经》。
这样的话,如果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不妨静下心来,再学习一段时间,不管这时间是一年还是二年、三年,甚至更长,只有当我们内心感到可以对作品说上一二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来郑重地下笔。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懂得他人不难,但要了解自己却不是很容易。我们只有了解了自己,明白了自己的分量,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事。
有的时候我对我写的东西特别惶恐,生怕贻笑大方或者误人子弟,可我们总有那样的冲动,就是想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心得想方设法与人分享,我不知道是虚荣心在作祟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很浮躁,人也很浮躁,可有谁意识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即使知道了,可又有谁能让自己停下来、静下来、空下来呢?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吧!什么时候明白了,什么时候再来谈《道德经》,哪怕到时已经六十或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