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悟」《道德经》弘扬经典 启迪智慧
- 发布时间:2023-07-14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137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作的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道教的重要经典。
老子是公认的“诸子百家之祖”、“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他所撰写的《道德经》(《老子》),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医学、军事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等等,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也成为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仅用五千字就囊括了宇宙人生、囊括了修身、治国、军事、养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见解精辟,受到后世乃至外国思想家的推崇。
《道德经》的传播,与道教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道教源于中国古代的神仙和方仙之术,成型于东汉时期。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天师在今天的四川大邑县鹤鸣山布道,创立了“正一盟威之道”。
初次入道者,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公元141年,即东汉永和六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四篇,为道教成型的开始。他奉老子为教主,尊称为“太上老君”。《道德经》作为道家思想的主要经典,与道教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
当今社会我们学老子《道德经》并不是因为它产生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失去了价值。老子《道德经》深刻的心灵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总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时至今日,老子《道德经》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共同的精神遗产。
老子《道德经》可以是现代人的知识、生存智慧以及管理艺术,可以是成功者的冷静药方,也可以是遭遇挫折时的心灵慰藉。在现代人的解读之下,老子《道德经》在当代中国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老子《道德经》对我们现实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很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保护,和谐文化、现代管理等。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道德经》推崇柔弱的智慧,崇尚守柔贵雌,其他如功成身退、祸福相倚、上善若水等思想不仅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也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指引我们人生的大智慧。
《道德经》的历史评价
1、鲁迅:老子之辈,盖其枭雄。老子书五千语,要在不撄人心;以不撄人心故,则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无为之治;以无为之为化社会,而世即于太平。其术善也。——《鲁迅全集》第一卷
2、毛主席: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欲将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3、林语堂:看过《道徳经》的人,第一个反应,便是大笑;接着就开始自嘲似的笑;最后才大悟到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教训。
4、老舍:周代诸子差不多都是自成一家之言。他们的文字虽然很好,像老子的简练,庄子的驰畅,可是他们很少谈到文学,而且有些蔑视孔门的好古饰辞的……——《老舍文集》
5、南怀瑾:道家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们去不可。——南怀僅:《老子他说》
6、康德:老子称道的“上善”在于“无” (in Nichts),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德]康德:《论历史》
7、黑格尔: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然而这和直接有关国家的各种科学研究并没有联系。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备受世人崇仰。——[德]黑格尔:《历史哲学 》
8、杜兰: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 出自何人的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它所蕴涵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确可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美]成尔杜兰:《世界文明 史——东方的遗产》
9、托尔斯泰评:孔子的中庸之道妙极了,同老子一样——顺应自然法则即智慧,即力量,即生命……(1884年3月11日日记)
10、尼采:《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诵念道家经典的益处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沉痾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默诵开经玄蕴咒,净手,焚香,洗笔,蘸墨,存想天尊驾临的场景,世界悄然间安静...
对无信仰的人群
诵念是将经文的智慧溶入到你的心田,一字字在口中慎重地读出,如果把诵念当成每日修行的功课,时时刻刻保存“持之以恒”的信念,即使每日只进步一点点,也要持之以恒,必然能培养精进之心。
诵念是一种“感而遂诵”的宁静与喜悦,唤醒于心中,专注于思维,在一声一念中见证到生命的宛然呈现。
对有信仰的教众
诵念对于修行人来讲是大有裨益的。无论信仰何种宗教,“道德真经”都是不可多得的绝世经文典籍。“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信仰如同彼岸的明灯,但活在当下却是脚下实实在在的路。路走不好,永远无法抵达彼岸。
探索其深远的哲理,那么经典虽古犹新,道也与我们同在,心境能逐渐与大道相契合;可调伏那些束缚我们身心的烦恼妄念;使内心不受任何事物拘束,犹如明镜般清澈。
诵念道经一则诚心静虑,感悟道经,提升自己,功德并臻。二则弘道阐教,普度结缘。历朝历代,无数的修真之士通过诵念来深入经藏,接续心灯法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