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
- 发布时间:2023-07-14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149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1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4-01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体验、感受、讨论、领悟,小部分时间给教师进行点拨、引导,这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促进了思想品德知识的有效转化。道德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学生在不断体验内心的情感中构建道德经验。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对亲近感、认同感、自豪感、内疚感等道德情感产生切身体会,然后通过讨论、感悟、反思形成道德信念,并在特定的条件与环境中,在道德信念的支撑下将已有的道德经验外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实现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此进行探讨。
一、在师生双边体验过程中创建生态课堂
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道德经验,从学生的积累与教学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解开教材的束缚,创设道德体验的开放性情境。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强调“体验”、“生活”、“情境”并不是抛弃科学的理性思维,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自身体验是分不开的。人的体验过程蕴含着众多的思维冲突、修正和重建,也就是说,主体必然要经过反复的思索,不断的琢磨才能获得真切的感悟,甚至是一种“顿悟”。强调感悟反思是学习的基本规律,所以,课堂上教师不能以知识权威的面目出现,不能按备课时设定的目标和方式在不曾了解学生道德经验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要给予学生自由感悟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在讨论与思索中探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在体验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实行动态指导,适时点拨,可用“请说得更具体些好吗?”,“还能从别的角度来谈谈吗?”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继续探索和体验,可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这种追问让学生展示自身思维过程,给予自己更透彻的剖析,同时也给他人更多“豁然开朗”的启示。在此,教师体味学生的感受,这是一种双边体验过程。
二、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
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与此相适应。体验式教学评价更重视过程的价值,更重视每个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学生依据教学评价来对自我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体验方式,引向新的学习,其核心是承认差异,促进发展。
整个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包括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方面。静态评价主要以书面测试的方式进行。当然,考试制度有其所固有的缺陷和弊病,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书面测试更是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书面测试作为对学生认知领域的一种终结性评价,它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有着其他评价方式所不具备的客观性、公正性,因此,书面测试方式还应采用。但是,书面测试不应停留在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重现或记忆方面,更应该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视了认知目标的评价,而忽视了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重视了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没有任何要求,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实,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交流是相互交织的,教学目标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且还包括体验性目标。因此,书面测试的命题应注重开放性,用显现社会热点的题材密切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分析,通过情境题、材料题的设置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考试中拟题:我校张某某同学暑期放假时外出,骑自行车于机动车道并逆向行驶,与迎面开来的汽车相撞,不治身亡。我校特发“天堂里的舞者”纪念版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张某某早逝的感受。张某某的案例发生于学生身边,此类材料题易于学生引发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卷面上,问题的提出多采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增加对话性题目,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问题所创设的情境中,与试卷融为一体。总之,命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当然,由于书面测试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认知领域进行的一种终结性评价,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但对学生的体验过程、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等却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书面评价的鉴别、甄选功能比较强,而激励、发展等功能比较弱,这种不足的弥补就要借助于动态评价系统。动态评价系统以表现性测试的形式进行。表现性测试评价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教育界提出并构建的,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给出问题答案和展示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表现性测试评价有两类,一是体验探究活动评价;二是课堂表现评价。体验探究活动评价一学期可以搞2次左右,要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收集整理能反映自己体验成绩的材料,由学生自己、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等多元主体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实践与情感体验,评价的标准是质性的、模糊的,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实践的态度和过程,重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感受、体验、反思、践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悟,对道德的构建,对行为的策划。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其坦诚观点,促使其个性化发展,这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品课学习态度、构建民主和谐的思品课堂和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俊三 《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2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 无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62
“无为”作为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无为”的含义,不同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文尝试着从“无为”即“无违”这一观点出发,谈一下对“无为”的理解,指出其对教学工作的启发。
1 无为,即无违
1.1 “无为”强调的是“无违”
老子生活的时代,战火连天,苛政繁多,一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衰败景象。在老子看来,这衰败之象是统治者肆意妄为造成的,他在《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就明确提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面对这种局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希望统治者能效法“圣人之治”,能“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以维持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当时社会衰败动乱的根源并不是统治者的“政事之多”,而在于其“政事之乱”;老子提出的“无为”,重点也不在于强调统治者要少管少做,而是在强调宇宙万物自有其“道”,治国也有“治国之道”,统治者不要违背这个 “道”,不要乱管乱做、肆意妄为。因此,“无为”之意,更多的是在强调“无违”。
1.2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势而为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对道的“无违”,它形容的是一种对“道”自觉遵循的状态,强调的是“顺势而为”。“道”被老子视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依道而生,依道而长,这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不去破坏这种“自然”的状态,对“道”顺应,就是“无违”,这种无违就是“无为”,也就是一种不去违背事物“自然”状态的做法。人如能做到对“道”自觉遵循,就能在做事时得心应手,就像船在江中顺流而下,表面看上去虽无刻意作为,但其实一举一动都合乎于道。
2 无为的内涵
2.1 无为,是源于心中“有道”
“无为”之“无”,“无”在自然而然,“无”在对“道”近于本能的应用,其背后,则是因为心中“有道”。“道”谙熟于心,才会对“道”有深刻认知和自觉应用,才能无声无息、自然而然有所作为。但“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在,需要我们去观察、总结、感悟,需要我们去常想、常做,认真想,认真做。首先要认真想,要“致虚极,守静笃”,在心神安定,清明无杂念时才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看清事物的本真状态。此外,“道”需认真体悟,更需要认真践行。明白了道只是第一步,只有反复的实践将“遵道”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无为。这个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而是需要人在高度自律和反复练习之中才能习得。因此,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
2.2 无私才能不逾矩,才能真正“无违”
老子曾感慨,“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柔弱胜刚强”这个道理天下都知晓,却无人能真正做到。本文认为,这其中原因就在于天下人的“私心”。大家即使都知道“柔弱”比“刚强”从长远来看要好,但由于人的私心,没有人愿意舍弃眼前的利益,去守住“柔弱”,而圣人刚好相反,圣人“无私”,因此才能不被私心杂念所困,才能对“柔弱”、“刚强”无分别心对待,安心守住“柔弱”。
其实,“柔弱”、“刚强”只是事物的两种状态,无所谓好坏,并不需要厚此薄彼,甚至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柔弱”更能代表事物成长的状态,充满希望和生机,“刚强”,则预示着事物成熟且趋于衰败,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世人自以为抓住了“刚强”就赢得了优势,其实是违背了“道”呈现出的规律,最后往往会事与愿违,空欢喜一场。而圣人则刚好相反,耐心静守“柔弱”,看似“处众人之所恶(《道德经》第八章)”,其实是遵从了“道”,反而最终能得到好的结果。这就“无为(违)而无不为”的道理,也是本文对“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事(《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2.3 无为,还体现在无违于“人性之道”
无为,不仅体现在人对自然规律的遵从上,还应体现在对人情、人心的了解和体谅上。“道”是宇宙之间的最高法则,他蕴含在万事万物之中,人类的情感、心理活动自然也在其中。真正的智者在为人处事时,是圆润豁达的,洞悉人情而不被人情所困,聪慧睿智却又不使人有压迫感,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具有一种很积极稳健的特质。因此,当同时面对“善者”和“不善者”时,圣人就可做到一视同仁,无区别的对待,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就是一种“无为”,在这种“无为”背后,是得道之人对“人性之道” 的深刻认识和遵从。
3 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启示
3.1 教师应注重规律“惟道是从”
“无为”思想要求人们应认真悟“道”,行“道”,应和“道”所呈现的规律保持一致,也就是“惟道是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作为人类最具有特色的自觉活动,更是一门要求教师高度遵循规律、“惟道是从”的科学。教育之道,即教育规律,它内容极其丰富,蕴含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具体到教学工作,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存在,如评价导向规律,内因决定规律,成长差异规律①等等,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如不遵守这些规律,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对这些规律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到不违背规律,不违背教育之“道”,从而做到“无违而无不为”。
3.2 应重视教育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统一
老子一直重视“有”和“无”的关系,他认为“有”和“无”同出而异名,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互根互用又相互转化。《道德经》第十一章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由此想到的是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社会乃至个人的功用,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两个方面,其功利的一面体现在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实用知识和技能,获取就业的机会,进而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教育的非功利性则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是生活情趣的塑造上,通过教育每一个“个人”,对整个社会的伦理教化、风气引导、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发挥作用。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是不可分割的。功利性是实现教育非功利性的工具和手段,非功利性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有形的、具体的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教师要善于行“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违)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感悟强于说教。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一是体现为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要善于用“不言之教”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内化。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传统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之“言”越多,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就越少,因而教师“多言”未必有益于学生学习。根据“不言之教”思想,教师要把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②因此,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寻找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但在课堂上,却要学会少言,甚至不言,要懂得“留白”,留机会给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创设看似“无言”的教育情景。自然环境、社会舆论、学校景观、校园文化,甚至是课堂氛围、教师个人的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它淡化了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避免了学生对说教的厌恶和应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于这种的教育形式,教师不仅应该充分利用,而且应该去维护和创造,这是对教师“不言之教”的更高要求。
3.4 授课过程要“图难于易”,顺势而为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说的就是解决难事,要从容易处开始,做大事,要从细节着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说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情、学情,熟悉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以便选择合理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反复讲也听不懂,反复解释也不理解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以学生心为心”,对学生的“学情”有准确的把握,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观察,仔细体会,找准教学的难点,找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难以理解的症结所在,而后才能从容易、细微处着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顺利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3.5 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无为”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一是教师应用一颗“无私之心”,对品性、资质乃至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无分别心”对待。二是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顺利学习,快乐成长。
注释
① 胡重光.关于教学规律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3.2:34-37.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3
西方第二位详尽论述企业创新的是彼得?德鲁克。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一种赋予资源新能力的活动,并使资源创造出财富。“在人类众多的活动中,唯一一条永恒的规律就是变化。因此,只满足于今天的企业,在变幻不定的明天就会感到难以生存下去。”德鲁克的结论是:“不创新,就灭亡。”
回顾现代企业创新的理论后,当我们回到老子的宏观的层面去看待企业管理时,发现宇宙的规律原本就是一个无限创新的循环。宇宙不断地推陈出新,一切不变的都在变化之中,创新就是自然规律本身的循环。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描述宇宙从无到有及其无限循环的。笔者在国外涉猎了很多《道德经》的英文本,迄今为止已经有82种英译本了。虽然对于这些英文版本笔者不敢恭维,但某一天看英文的一个文献,还是很受震惊,作者说:“DaoDeJing is the most revolutionary philosophy in the world”(《道德经》是人类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哲学)。我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悲伤,在老子的故乡,我们更多的是批判性的:愚民的、落后的、消极的,而西方人却开始应用老子智慧了。实际上《道德经》是人类哲学中最为创新、最为强悍的哲学。也恰恰是出于这个原因笔者才决心回国,并在经营之余把《道德经》的中、英文写出来,可喜的是这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本文结合个人企业经营实践,研讨《道德经》与西方创新理论,总结企业创新的几点共同处,与读者共同体悟老子智慧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
道是无限循环的动态平衡
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
译文:未显现的道是宇宙万物生成之本源,由道显现的宇宙万物是宇宙万物的诞生。因此,由未显现的道-纯宇宙意识能源人类可以追溯到宇宙未形成前的奥妙;由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万物显现可以观察到宇宙的千变万化。这两种形态同出于道的转化,都十分深邃奥妙,而这两种形态奥妙无穷的重叠和转换就是道的存在与显现,有形与无形变化的根本之门。
老子在这里提出宇宙之根本规律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无限循环的一个动态的平衡,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有”的宇宙万物是一个神秘的门,而“无”的能量则更是人类见不到的玄妙之门,两门的无限重叠就构成了宇宙的无限循环。企业治理中,人们可以从这里总结以下几点:1.宇宙的一切奥妙始于“道”本源能量从“无”到“有”的无限循环,宇宙有形万物都在“道”的运行规律中化生。2.“有”的万物中,人是唯一具有语言和思维的动物,具备感悟和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能力。3.企业领导如能感悟宇宙动态的根本和平衡的模式,就可以从未来看现在,更好地把握规律,顺势创新。4.企业领导人需要不断实践、学习、修练和感悟。5.遵照宇宙规律,顺势而为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出路。
今天,电脑对现代人是必不可少的,而电脑的基础语言则源于中国《易经》与《道德经》的阴与阳的基本概念。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是第一个认识到二进制记数法重要性的人,并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数的运算法则。他对中国的《易经》及《道德经》感兴趣,曾在1701年得到两张《易经》图,其中一张就是有名的“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圆图”。莱布尼兹惊奇地发现,这六十四卦正好与64个二进制数相对应,由此启发他发现了二进位制,二进制对200多年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莱布尼兹认为中国的八卦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记数法。为此,他于1716年发表了《论中国的哲学》一文,专门讨论八卦与二进制,指出二进制与八卦有共同之处。莱布尼兹崇尚中国古文明,并把他研制的乘法机的复制品送给中国皇帝康熙。今天很多奇迹源于数码,而数码传递源于“0”和“1”,即老子所讲的阴和阳。
创新是敏锐的洞察力和与现代商业结合的能力。在中国的改革大潮中,江南春巧妙利用创新来创造财富。江南春读大学就开始打工,每天穿梭在上海的各个写字楼中。一次,他一脸疲倦地在电梯里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在这里装广告的电视机呢?”正是这样一个创新想法,使他开始投资当时的市场空白,在2003年创办了分众传媒,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平衡是道,企业治理的度
原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章)
译文:道所化生的宇宙时空场就如同一个无边无际的风箱,看似空虚却绵绵不绝,发动起来却无限生机。
老子在此章中指出道的根本规律就是平衡,是两个极端中自然有序地、通畅地无限转换。宇宙万物都处在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中,我们的中医理论实际上也源于此,通者不痛,痛则不通。
从老子此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1.宇宙规律的创新是永恒的。2.人类的智慧源于宇宙智慧,人类必须服从于更高级的智慧。3.企业必须把握规律,顺势而为。4.创新不单单是发明,有时发现就够了,创新是敏锐的洞察和率先的行动。5.创新是一个持续过程,没有终点,因为前一个终点恰恰是另一个起点。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4
山可谓我省近年来因特色鲜明而“异军突起”的一位已不年轻的青年书法家。谓之特色鲜明,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在一通接着一通地以书法潜心抒写人类智慧的结晶――老子的《道德经》,而且已经渐入佳境,令人大有“书与人合、人与道合”之叹;谓之“异军突起”,是因为他长期甘于寂寞,潜心地研练书法并用以抒写了大量高水平的作品却鲜为人知。一旦人知,便有突起之感。所以,“异军突起”之谓,实则原是功到自然成之事。至于是“已不年轻的青年”云云,则是因为在我心中一直朝气蓬勃的山,在金猪之岁竟也已是不惑有五的人了,令人不禁油然生叹!然世易时移,今日之人,确乎长葆青气;又观者为我,他自然仍是青年。
就是这么一位“已不年轻的青年”的书道,却一再给我以观之惊喜、思之慰如的美感。以我之知,山之于书道,可谓转益多师。他先后凡受茹欲立、茹士安、陈止中、陈忠志、陈鼎龙、吴三大、杜中信、周伯强、张红耀诸先生的耳提面命。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他看花开花谢,观潮起潮落,品人生百味,定心中乾坤,如今已颇得其中三昧了。
一般来说,性格于书风之取向,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然稳定下来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系统,却需要相当长的砺练时间。挥洒毛颖,自赏珠玑,不吝光阴,以足于己,或有以得之。而启风一代,立言一家,尤者为万世立法,跻身大道,难之又难矣。个中价值取向、学习方法等诸多问题,于倾心书道者而言,实为极具诱惑之一事也。
山说,他在事业、生活、工作中遇到坎坷挫折以至重大变故时,时常用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教诲来安慰自己,并把精力更多地转化到练习写字和以小正书写《道德经》上。在长期的砺练和写经过程中,他逐渐形成鲜明的人格特征和思想特征,就这样惚惚恍恍,转眼已将老子的《道德经》抒写了一百七十余通。每写一通,或被好道者竞相收藏,或捐于慈善事业。山之抒写《道德经》,也可看作是他作为一个老子思想的传播者、抒写者、践行者对传统经典文化恭敬虔诚心态的一种外化。
我观山的书道,一日临古,一日写经,经年如此这般,外师造化,内建心源,寻古不泥,采心不昧。学钟繇得其朴实,学二王得其雅逸,学黑女得其娟秀,学鲁公得其肃穆。是贴见优,咸以取之。上探篆籀以知渊源,中索八分以养其气,旁临章草以知其变,以使法书方圆齐备,变化多端。或重如崩云,或轻如蝉翼,或如骐骥奋蹄,或如老僧禅定。润时若春雨之膏泥,枯时似深秋之落叶。取法于正书之中,此实他以道入书之体现者也。
由于他集几十年书写之功力,对字的结构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颇能“知其白,守其黑”,使密处愈密,疏处愈疏: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可容针,很好地把握了这一书法的美好要素,所以他的字给人以虚空灵动的美感。赏山写经,似粉蝶飞舞,姿无常态,观者自有高目,斯不赘言。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5
宗教和哲学致力于解答精神层面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明确的、令人类信服的答案。纵观人类文明史,关于宇宙和人类本源的问题,只有印度古典文献《韦达》《奥义书》《博伽梵歌》《瑜伽经》和中国的圣贤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有形之上的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本源存在,特别是中国的《道德经》,把天道、地道、人道及人类应如何顺应自然而为描述得十分清楚。笔者在企业经营的同时研修《道德经》多年,研讨了人类禅修的各种方法,比较了中外、古今瑜伽、吐纳、导引、禅定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回家之路GBH(GO BACK HOME)解压课程,探索出一套人类通向第四维本源的解压方法。这套课程方法分为两部分:生活感悟、学习与实修。学习和感悟部分由老子的道德经作为起点,寻求人类通往宇宙智慧的理论基础;实修则是通过每天两次的禅修达到缓解并消除精神压力的作用。多年来这一修炼改变了笔者的生命,并带来了健康、快乐、智慧和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笔者希望借《企业文明》这一平台与企业界精英分享,并与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解决现代心理压力难题,下面就GBH为大家做详尽的介绍:
一、学习《道德经》与人类禅修
道本源能量——纯宇宙意识能量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
译文:宇宙时空场如同一个无边的容器,其创造功能无穷无尽。它是那么深邃无边,是万物的化生的源泉。它看似虚幻,却真实永存。我不知道它从何处而来,只知道它先于宇宙万物的物质显现。
老子在本章中告诉人类:首先,道是人类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种纯宇宙意识能量,她是一种人类超越人类视野的能量,同时又具有超人类智慧与创造规则;她是宇宙本源能量与本源意识的对立统一体,是无形的能量与有形万物显现的对立统一;她是无限运动的动态平衡体。“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是通过能量粒子振动来完成它的呼吸循环的,她呼出的是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显现,即由人类不可见的纯宇宙意识能量转变为物质的、人类可视的宇宙万物;她吸入的则是物质体的幻灭和消失转化而来的意识能量体,回归到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其次,道是有形万物运行规律和法则,有形万物无不在道本源自然规律中,人类只有把握并按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再次,人类个体的悟道意味着个体感悟到道本源、纯宇宙意识能量,感悟到本源规律,感悟到有形万物的运行规律,感悟到某一枝节规律,找到个性天赋,并将其在生命中展示出来。老子说道的纯宇宙意识能量产生于有形万物之前,并清晰地阐明宇宙的四维空间模式:道、天、地、人。这为人类反观本源的存在提供了一条渠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1)宇宙万物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这一能量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2)宇宙有形万物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无限循环,宇宙万物的运行都在道的规律之中。(3)宇宙万物运行在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无限动态平衡当中,一切符合本源规律的繁荣发展,一切违背规律的自然消亡。(4)道本源规律有完整的体系,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一切井然有序。(5)宇宙中有两种智慧存在:宇宙智慧和人类智慧,人类处于不断地感悟、认知宇宙智慧的求索之中。
人与本源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
译文:道的纯意识能量化生一个循环宇宙场,在这一磁场中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形成无限生命循环,由此繁衍宇宙间的万物。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交汇激荡而成为新的平衡体。
老子在本章中清晰地描述了“道”的运行模式,即“道”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循环模式。道、纯宇宙意识能量化生一个循环宇宙场,在这一磁场中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形成无限生命循环,由此繁衍宇宙间的万物。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交汇激荡而成为新的平衡体。如下图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解析:(1)宇宙间存在着一个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纯宇宙意识能量,老子把它称为“道”。(2)虽然是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但她确实是一种能量存在。
(3)由无边的道、纯宇宙意识能量震动产生了一个统一的宇宙场(一),当今的物理学已经对“场”有了科学的解释;这一场的变化和呼吸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元素:阴和阳,而阴和阳对立统一的循环是宇宙运行的基调。(4)宇宙场中阴和阳的进一步运动变化产生了宇宙有形万物。(5)宇宙场中阴和阳的相互作用促使无形的纯宇宙意识能转换为有形的物质世界,完成了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显现,而这种无有无有的无穷循环过程展示了宇宙千变万化妙不可言。(6)在有形的宇宙框架下,开始有生命的形成:从无到有的生命循环微生物生命植物生命动物生命。(7)人是无数动物种类之一,在其初期阶段,与所有动物一样,自然而然的生死,有序地完成生命循环。而在时空的一个点上,人开始具有本源的意识能量,即语言和思维能力,从此一切都改变了。(8)东、西方人对宇宙万物的认知是从两个不同的渠道来完成的,这也就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基础的不同。东方人在本源上完成了对道本源、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感知;而西方人则是更多地对宇宙万物进行归纳、分析、推理,然后总结出局部定律。
人本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译文:人类依法于大地,大地依法于环宇,环宇依法于宇宙时空场,而宇宙时空场则按自有规律运行。
老子在本章中阐明了三大核心问题:(1)人类要符合自然规律去生存;(2)人类的思维能量同样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人是道、纯宇宙意识能的一个粒子,他的任务是体验生命循环,体验道的无穷创造力,感知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本源,弘扬道,效仿道,实现完美的人类生命循环;
(3)人类的自然使命就是透过磨炼来更清晰地认识和弘扬道德,自然而然生存,人类成为宇宙万物之灵是因为有思维,有思想,有创造能量;也恰恰是有了这种能量,人类才不断地在一次次启蒙中完善其文明,并不断地解释自然规律,从1+1=2开始,人类便在枝节上解释宇宙规律了。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使人这种动物具有其本源的能量、思维、语言能力,就是要与本源形成一个整体与个体、无私和有私、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宇宙间如果没有人,没有具备语言、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群,就没有反观本源的通道。而这一感悟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使命又是一个从被动的“与道同在”到一个主动感悟后尊道奉德“与道同在”的循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诅咒。未来评价人类文明的标准,自然也以是否符合道本源内在规律和法则为准绳,以是否建设和谐平衡的地球为准绳,以是否有利于民生为准绳。
循环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译文:循环往复是道的运行规律。柔弱的道本源能量是一切的应用。天下万物源于有形的物质显现,物质显现源于无形的纯宇宙意识能量。
老子在本章中阐明一个宇宙根本原理,那就是宇宙的运转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动态平衡体系,在这一大的体系中,人类是一个反观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渠道,是无私和有私、无限循环和生命周期、大宇宙和小宇宙平衡的一端。老子实际上向我们阐明了这样一个人类不断启蒙的路径:被动与道同在(道、纯宇宙意识能量)——宗教——哲学——科学——边缘科学(从远古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实现主动与道同在(亦有可能人类未能最终感悟,未能实现意识能量革命,限于贪欲,走向毁灭)。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1)人类就是道、纯宇宙意识能的一个粒子,是可以感知道存在的。人类可以通过关闭其外观的六门,眼、耳、口、鼻、身、意回到一种无我的状态,而这一状态,语言是无法完整表达的。
(2)人是万物的尺度,宇宙间有了人,才有了反观宇宙万物及其本源的渠道。(3)人类的思维能量同样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人类的终极任务是反观道的存在、尊道奉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回归桥梁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
译文:关闭六门,坚守本源寂静。从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去体验从无到有,就明白了宇宙万物复归于道本源能量的必然道理。尽管宇宙万物气象万千,每一物种终将要返回各自的道本源意识能量的根源。返回根源宁静,叫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便清楚地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便可以大彻大悟。
老子在本章中告知我们一个回归的桥梁和路径,人类的生命能量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而人的小宇宙能量可以通过禅修的桥梁回归到大宇宙能量中。老子讲的大道一方面十分玄妙,而同时又十分简单易行。人与本源是有一个桥梁的,人类同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本源交流的桥梁在人类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今天人类普遍将其称之为禅修。老子在这里向人们所表达的就是要摆脱世间的一切,进入一个忘我禅定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体验道的存在,并由“道”虚极的根源,来观察从无到有,以及从有到万物的变化与转换,这样就一切了然于胸了。实际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与道的交谈,而这一方法就是禅定的打坐。7 000年前印度有,5 000年前中国有,其他各个民族也都有,这一方法是人类获得健康、快乐、幸福和财富的一把金钥匙。禅修打坐早于人类的任何教派,早于人类语言,后来化生为印度原始瑜伽(非今天的形体训练)和中国的吐纳与导引术(后来称为气功)。人类7 000年的历史延续说明了禅修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它是人类回归家园、解除精神压力的有效路径。
充电与排泄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52章)
译文:纯宇宙意识能量是万物的本始,是万物生成之源头。既然知道无形能量为母,有形万物为子,反过来又能持守万物的母体根源,则终生不会有什么凶险。
老子在此章中又进一步阐明道是宇宙创造力的本源,为万物之母,而人类则是这种能量的一个粒子,是它的儿子。知道了本源的存在,也就知道了其物质的显现。反过来,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如果能够定期回归到母体去,获得宇宙本源能量的补充,便能保养这一源自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生命能量,不过度去耗费它,才可以实现养生,获得健康、快乐。
老子不仅讲了禅定打坐是回归本源的方法,同时他也强调了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作为母体对个体的能量的补给和滋养。禅定是人保持其生命能量的方法,也是一种人类排除外界烦恼、清除精神压力的方法。人类大都有排泄物质垃圾的自然系统,但却大多缺乏这种排泄精神垃圾的系统及实践。老子在这里点明了人类通过禅定回归母体的重要性。而人类的实践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从古代印度的瑜伽到中国的黄帝内经、道教的打坐,到当今人类迷惑时去庙里寻求长老的指点,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二、回家之路GBH — Go Back Home的实修方法
GBH(Go Back Home)—回家之路,就是在研习《道德经》精髓中总结出的一套修身养性的观呼吸—禅修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人类的语言也无法把“道”表达清楚,但老子教导了我们一个方法,人们只需通过禅修这个渠道进入一个无我的状态就可以体悟“道”的存在了。就像一个从未看过、吃过芒果的人,无论你如何形容芒果的颜色、形状、味道,他都无法领会,除非他亲自去品尝。回家之路(GBH—Go Back Home)就是教您体悟“道”的方法,学与修并进。禅就是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禅必须亲身去体证。
场所:需要一间宁静的房间,避免突如其来的噪音和干扰。做练习前要做到身心放松,先行沐浴、穿上宽松的服装,放下一切烦恼。
回家之路GBH的方法:观呼吸修炼
1.坐前活动
早上起床后,应先做一套简易的暖身运动,让筋骨松软后再打坐。垂手站立,目视前方,尽量使全身放松,慢慢合上双眼,收回杂念,使身心静下来。头顺时针方向,向前、向右、上仰、左转,再逆时针方向,向前、向左、上仰、右转。每个步骤身体不动,肌肉和神经放松,各做三次,动作缓慢柔软。头部运动的目的,在使头部血液减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动力;使头脑清新,渐渐宁静。做完头部运动,把左右手掌放在丹田(脐下约三指)处,双手两拇指相触,成一倒三角形,深吸一口气,接着慢慢吐气并向下弯腰,双掌压小腹帮助把气吐出,直至气完全吐完,连续做三次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在使体内的浊气排出,换取新鲜带氧的空气,使血液循环顺畅。
2.坐法
坐在一个椅子上,双手合十,双腿并拢,左手在右手下,两个拇指相对,放在腿上,背脊竖直,放松两肩,舌尖微舐上颚,闭目,调息,听自己的呼吸,以细、慢、匀为标准,放下所有杂念。有禅修基础的,可以采用更为专业的七支坐法。禅原则上不出乎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而以后三者更重要,目的是为调理身心。
3.观息
听自己的呼吸声,无需过分强制,自然而然。当大量的杂念占据脑海时,追回一呼一吸的节奏,自然排除杂念。
4.忘我
进入清醒与睡眠中间状态,但没有任何想法、念头,层层深入,以至进入浑然一体的道德场。如生杂念,追回听自己呼吸之声,使大脑静下来。
5.充电
想象进入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德统一场,并在其中获取本源的:宇宙创造能量,宇宙智慧,宇宙极大的丰盛,本源极大的欢乐,本源极大的健康,个体在宇宙母体中补充上述各种滋养。
6.除压
经调息排除心理压力,及各种精神上的挫折,做一天的清理,全身放松,随着吐气把心中一切的不快和郁闷排泄出去。
7.收回
打坐结束,要起坐(出定)之前,心要先动,告诉自己要起坐了,身体跟着慢慢摇动,双手合掌,双手放在膝盖上,将身体做较大幅度的摇动,把每一个关节都摇动。放松,渐渐回到正常思维状态,站立;逆时针方向旋转,每个方向深呼吸三次。
8.恢复
做全身的按摩。按摩的顺序是先搓热两掌,用拇指背轻轻按摩双眼眼眶,并用搓热的手掌心敷压眼球;再用双掌按摩脸部、额头、后颈、两耳、双肩、两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尤其是两臂腋下多淋巴结处、后腰肾部及命门,多多按摩有益健康;接下来右边大腿、膝盖、小腿,左边大腿、膝盖、小腿及轻柔转动双足脚踝。
GBH的十大好处
1. 简单易学
简单易学,令人愉悦。各年龄、各种族、各阶层教育背景都可以参加这一简易,自然,易行的课程,只需每天早晚各练习20分钟,长期坚持,受益终生。
2. 立竿见影
见效快,在最初就会感到解除大脑表层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注意力,有助保持良好、积极生活态度。
3. 思维清晰
开发大脑的整体潜能,增进记忆力,增强创造力,强化智力。
4. 身体康健
使身心更加放松,得到更好的休息,增进抵抗能力,延缓老化进程,是躯体更有体能和精力。使躯体体能更充足、精力更充沛。
5. 增进交流
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增进自信和冷静处世,减少忧虑和压力。
6. 促进世界和平
减轻个体压力,增进周边的和谐环境,增进个体身心和谐,从而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7. 个性发展
进入大脑清静的状态,达到最好的休息,并迈向更深层的潜意识,达到心灵的复兴。
8. 迈向成功
提高创造力和工作效率,顺势而为,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9. 转变人生
设定人生目标,规律地进行本课程的修炼,实现梦想成真。
回家之路(GBH)课程五大功能
1. GBH对大脑的益处:全面开发大脑潜能,全面利用大脑的整体融合和协调,思维敏捷,增进智商,增进记忆。
2. GBH体质的益处:减轻压力,补充精力。达到更好的睡眠,降低血压,易于戒掉烟酒,放松情绪,反应灵敏,延长寿命。
3. GBH对情绪的益处:保持内心安宁,增进自信,容忍度;更珍爱自己和他人,行为和谐,减少焦虑,愤怒和沮丧。
4. GBH对职业的益处:建立坚实的自我完善系统,做正确的决定,更满足与自己的职业,更好完成本职工作。形成有效领导风格,事半功倍,增进同事友谊,降低工作压力。
5. GBH对社会的益处:改善城市生活,降低犯罪率,减少交通肇事,降低谋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国家间的协调,促进世界和平。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6
道德讲堂主持词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欢迎来到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
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
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有七个环节: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讲两个故事、谈一番感悟、做一个承诺、送一份爱心
一、唱一首歌曲
首先?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来唱《公民道德歌》。请大家起立,请工作人员放音乐。(大屏幕播放)
谢谢大家。请坐。
二、启动仪式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道德讲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高度重视,现正在我区全面推广。
今天,参加我们道德讲堂活动的有奉浦社区领导、奉浦社区办各科室、各村居委的有关领导也来参加我们的道德讲堂活动。有请奉浦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刁大庆为大家讲话。
三、看一段短片
接下来,我们进入看一部短片的环节。他是七宝中学一位普通的老师,担任了10年新疆班的班主任,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上海爸爸,10年来他多次远赴新疆进行家访,走遍了新疆近100个县和市。于是,他的故事被一群大学生拍摄成了一部微电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的《承诺》。
这样的忠诚承诺,不仅让所有人感动,也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楷模。
四、讲两个故事
1、在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中,也处处涌现出感人的好人好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诠释了优秀教师的内涵。现在有请区十佳师德标兵张晓燕老师来讲讲她的故事。
2、接下来,请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王冬欢老师来讲述她的故事。
五、谈一番感悟
我们看了一部短片,听了两位老师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让我们来进行一下互动,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
(邀请校长、语、数、英组长等进行点评。)
(背景:教师格言。PPT滚动播出。)
谢谢大家的精彩点评。
六、做一个承诺
每个人都有一扇道德心门,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核心的小善小德,激发着每个人仰望星空的渴望,成为人们励志追求的人生新高度。样就在身边,平凡彰显伟大,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正气实干。
接下来,有请汪书记领读教师誓词,请全体教师起立宣誓,举起右手。
我宣誓,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修身立德;启智求真,恪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发展;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
七、送一份爱心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让我们进入第七个环节送一份爱心,请诸艳玲老师宣读倡议书。
下面进行教师捐款。(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结束语:
道德讲堂作为一个崇德扬善的平台,每一期的主人公都能带给我们灵魂的触动。他们大多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中树立了不平凡的形象,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今天,七宝中学的姚成平老师和身边的张晓燕、王冬欢两位老师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真诚的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讲堂的每个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平凡的工作中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为培育下一代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 ,我们本期的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道德讲堂主持词二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讲述身边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姚凤英。
古往今来,社会在不断变革,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不论如何变迁,每个社会和时代都有一座永恒的丰碑那就是道德。道德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重要航标,是民众心灵中衡量善与恶的天平,是社会群体遵循恪守的生活法则和行为规范,是国家民族进步图强的重要保障。当时空的号角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的曙光,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文化强国的号召,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作为老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为此,学校特别设立了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我们一起聆听道德故事,沐浴道德洗礼,品悟道德力量,让心灵在道德讲堂净化,让好心在道德讲堂滋长,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构建善行义举、大义莒县的浓厚道德氛围。道德讲堂有八个环节,问自己、唱歌曲、学模范、学礼仪、诵经典、谈感悟、发善心、送吉祥。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问自己。道德讲堂,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让自己当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给自己、给家人带来欢乐。请大家三问自己:自己能好事了吗?自己帮父母干活了吗?自己和同学合作的好不好?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唱歌曲。大家一起来合唱《少年先锋队队歌》,请大家起立,请音乐老师放音乐。
好,谢谢大家,请坐。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学模范。首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电视短片。
下面,我们讲一个道德故事。今天的道德故事讲述的是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吴菊萍 主要内容:
吴菊萍,女,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相约,回家共度中秋。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朋友们,在我们的一生中,总有些事是必须要去做的,在此我们也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学礼仪。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集中体现,更是城市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往往是从学礼开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尊老爱幼》。
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诵经典。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段道德经典: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请大家跟我一起诵读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附具体解释在追寻真理方面,需要合抱的大树,也是从很小很细的树苗长起的,九层高的台子,也是从一点点的土堆起来的,千里远的路,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好,让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遍
好,谢谢大家。
唱了一首歌,听了一个故事,诵读了一段道德经典,相信朋友们一定有许多感触。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六个环节,听听大家此时内心的道德感悟,有哪位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内心的想法,请举手示意。
主持人:好,这位同学。
观众:
主持人:谢谢!说的太好了,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好,下面还有那位朋友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
观众:
主持人: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现场交流环节就到这里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发言,同样,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同学们,道德讲堂是属于大家的讲堂,讲述的都是我们身边人的道德故事,希望各位朋友们通过道德讲堂,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也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
下面,我们进入第七个环节,日行一善。激发善心、抒发善意,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我们的道德讲堂是属于大家的讲堂,讲述的是我们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
最后,我们一起进入本次道德讲堂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我们千年文明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古训,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道德讲堂衷心的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我们举办道德讲堂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崇德向善,遵德守礼,下面,请各位朋友以崇敬的心情依次向德字鞠躬,在心中承诺:做一个崇尚道德品质,遵守道德规范的人。然后,依次来台前领取道德讲堂吉祥礼物。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7
【1】道德讲堂主持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穿越中华五千年岁月悠悠,走过新中国六十六载冬夏春秋。道德讲堂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传承而来,与时俱进。今天,道德讲堂以其孔孟之道的文化内涵和文明诚信的时代标签在和静县第三小学二7班震撼开讲。 欢迎大家参加本期和静县第三小学二7班道德讲堂。 今天的主题是:百善孝为先。
当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小事完美诠释着百善孝为先,当一句句暖人肺腑的话语诉说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美丽诗篇。孝这个字,经历了时代的轮回与变迁,承载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款款而来,开启了蕴含着新时代孝老善爱道德宣言。 今天的道德讲堂分开场一问、唱歌曲、学模范、谈感悟、诵经典、做承诺、留感言、送吉祥八个环节。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开场一问。 做一次反省,大家现在默想自省: 你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
立志先立人,有德才能行,同唱道德歌,文明向前进。让我们共同唱响《公民道德歌。》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唱歌曲。请大家起立,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公民道德歌》。《公民道德歌》中国老百姓、炎黄好儿孙重情重义重品行立志先立人爱国又守法盛世享太平明礼讲诚信不负天下人团结友善一家亲勤俭自强万事兴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中国好传统 大家来继承有爱有恨有责任是非两分明同唱道德歌文明向前进和谐社会中争当好公民敬业奉献勇创新建设祖国为人民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敬业奉献勇创新建设祖国为人民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请坐下。谢谢大家。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学模范(身边人讲自己孝亲故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段短片《视频:孟佩杰-有妈就有家》当道德化为一种坚持,无怨无悔;当孝心成为一种行动,任劳任怨,即使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可她的笑容依然无比灿烂。她,就是孟佩杰,一个用孝心赢得尊重的女孩。孟佩杰用她的执着与坚持告诉我们,点滴小事,就是成就伟大背后的简单。当我们回首昨日,这样的简单也存在我们的身边,许多老师正在润物无声地践行着孝老善爱,正在用一点一滴的简单铸就伟岸。首先有请崔金梅老师为我们讲述她的孝亲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孝敬老人,就是让他们多一点快乐。故事又会让我们感悟什么呢?
此时此刻,我们还在为刚才的孝老善爱而心潮澎湃,请大家把手放在胸口,闭上眼睛,问一问自己:周末、节假日,你经常跟父母一起度过吗?你喜欢听父母唠叨他们的往事吗?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谈感受。
生活积累了太多的认真,也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回首过去的种种,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慨,请老师们畅所欲言。师谈感受
第五个环节:诵经典
百善孝为先,齐声诵经典。就让我们在孔孟之道中接受洗礼,在孝经、论语中净化心灵吧。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资料,请看屏幕,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 做承诺
在道德模范的感召下,我们感恩父母,珍惜现在;在孝老善爱的引领下,我们践行大爱,承担未来。
请大家全体起立,跟我承诺:
身为子女,我郑重承诺,我将牢记孟子的孝亲之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违色难尊奉养,聆听陪伴勤探望; 孝老爱亲践于行,善思善行暖八方。
第七个环节:留感言感动就不远,让爱无限绵延。有心就不远 梦想总会实现。千山万水,沿路会留下纪念。
最后,我们进入送吉祥环节也许我们不善言语,但沉默不是唯一表达爱的方式。也许,我们相对无言,但心中却涌动着千言万语。一样的生命和呼吸,一样的蔚蓝和碧绿。请大家为父母写一句祝福的话语。
在经典的浸润下,我们立身行道,孝老善爱。道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播的。下面,有请领导为老师们赠送经典,让经典在我们手中传递。
坚持吧,坚持就有收获;努力吧,努力就有奇迹! 请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一棵棵孝老善爱的大树,终将枝繁叶茂,苍翠欲滴! 和静县第三小学二7班道德讲堂孝老善爱到此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再见!
【2】道德讲堂主持词
大家下午好!传播发展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欢迎大家来到育才小学道德讲台,我是主持人刘玉姣。
20XX年6月1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在当前开展的这项活动中,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主要内容,其中为民放在了首位,这充分说明只有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一心为民,我们党才能更加繁荣昌盛。今天,我们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奉献点亮人生。一提到奉献,大家就会想到雷锋同志的一句话: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奉献是一种不计报酬的给予,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我为人人。
本期道德讲堂一共包括八个环节:一自我反省、二唱道德歌曲、三学道德模范、四发心灵感悟、五诵道德经典、六行崇德礼、七送平安吉祥、八一堂一善事。
第一环节:自我反省。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自我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请大家静默两分钟,在心中问自己,我对教育的事业忠心吗?我对教学的努力够吗?我对学生的爱心真吗?(2分钟后)通过与自己内心的交流,相信老师们都已经有了答案。
第二环节:唱道德歌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并非为了获取而给予,因为给予本身就是无与伦比的快乐,用歌声传播道德,让文明永驻心间。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唱道德歌曲。请全体起立让我们在优美的伴奏声中,一起唱响这首《爱的奉献》。
第三环节:学道德模范。
谢谢大家,请坐。
就像歌词里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今天我们要学的道德模范是谁呢?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同全县群众一起,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重病,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就是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学道德模范。(播放有关焦裕禄的视频)
3月18日,在兰考调研时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第四环节:发心灵感悟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座丰碑。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这是焦裕禄同志一生最生动的写照。说到这里,大家内心一定有很多的感受,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发心灵感悟。哪位老师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发言
感谢老师们的发言,焦裕禄同志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忠诚、爱民、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我们更应该学习焦裕禄精神,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敬业、实干、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第五环节:诵道德经典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精神世界的财富,是历久弥新的杰作。学习经典需要持之以恒、世代传承,让我们诵读圣贤经典,聆听伟人教诲,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诵道德经典。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出自于《论语泰伯》,其意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齐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第六环节:行崇德礼
道即为路,德即为得;善行善得,恶行恶得;大行大得,小行小得。下面是第六个环节:行崇德礼,全体起立,请大家向德字行注目礼。礼毕,请坐。
第七环节:送平安吉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下面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送平安吉祥。
请各位老师将一句祝福的话和你的感言写下来,并把它贴在祝福墙上,让我们祝福大家厚德载物,平安吉祥。
第八环节:一堂一善事
奉献是美好的传承,是大无畏的精神,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让人赞颂,无私奉献的人让人称赞。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一堂一善事。本次活动后,请老师们实践我奉献、我成长、我快乐的活动。
道,源于教育;重在传承;贵在坚持。希望我们通过道德讲堂,洗涤心灵、感悟道德,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为培育下一代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本期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朋友们,下期再见!
【3】道德讲堂主持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四年一班道德讲堂。学习先进人物,讲述身边故事,传承中华美德,我是主持人勾梓萌,我是主持人宫佳欣。
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 我们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是:诚实守信,做美德少年。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诚信是社会和谐的纽带。
今天的道德讲堂共有七个环节: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诚实守信正如一缕灿烂的阳光照进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此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让我们用洪亮的歌声一起唱出我们对生命最真挚的承诺。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人让心充满温暖。在20xx年的春节,人们会记得,闪耀着诚信与道德光辉的信义兄弟孙东林和孙水林。下面,我们进行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看短片。 每年的五月二日是诚实节,是人们为了纪念一个美国小男孩埃默纽而设立的。每当这一天来临时,美国的父母就会带着他们的孩子怀念埃默纽。正是因为他把诚信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所以许多年过去了,人们都不会忘记他。
下面请杨诗雨给我们讲述埃默纽的小故事 。
感谢杨诗雨的精彩讲述,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春秋大义,大道明德,尽在经、史、子、集,尽在明经圣典。古哲先贤留下无数道德经典格言,今天我们就诵读其中的一段。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说感想。通过刚才的听看说,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有许多感想,有许多话想说,那么,有谁愿意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谢谢这几位同学,能与我们分享你们的感悟、心得。诚信如甘露,社会若大地,甘露缺失,大地将出现裂痕;诚信如水,道德若船,诚信人越多,社会公德水平就会越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个讲诚信、守承诺的人。
第六个环节,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伸出你的右手,握紧拳头,郑重地和我一起许下一个诺言。
最后,我们进入第七个环节,送吉祥。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纸,请写出你们的祝福语。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8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只有在被普遍接受、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转化为群体意识,从而被广大干警自觉遵循和奉行。为提升干警对检察职业道德的理性认同,红桥区检察院将以研读传统道德经典为内容的读书活动纳入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的制度构建范围。一是明确范围,保障阅读内容。一方面提倡干警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阅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另一方面由政治处从近千余种传统道德相关图书中,甄选主题鲜明、内容精炼、语言通俗易懂的书籍进行推荐,经过广泛征求干警意见和多次试读,最终确定将《党员干部活学活用的国学经典》和《中国传统道德》作为传统道德读书活动的必读书目。二是完善制度,保障读书时间。为确保读书活动落到实处,红桥区检察院专门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提出“五有”读书要求,即:学习有计划,读书有笔记,研讨有考勤,集体交流有情况通报,经验体会有文章;修订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将“每年读一本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要求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完善了部门“学习日”制度,要求各部门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年度学习计划,全年学习不少于6次。三是改善环境,保障读书条件。在将图书馆、阅览室、文化大厅纳入新办公楼建设规划的同时,对旧办公大楼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集图书、报刊、杂志、网络为一体的资料阅览室,以现有办公格局为基础打造文化走廊,充分利用院局域网开辟读书栏目,定期为干警统一购买学习资料,统一下发读书笔记本,并发动全院干警为图书室捐书赠书,为干警打造了便利的读书环境。
二、写文章,将道德感悟升华为检察干警规范化行为模式的理论指导
传统道德教育一定要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生活感受进行,在交流感悟和理论升华中促进理念的形成,从道德感知上升到理论认同,并最终对行为模式产生影响。红桥区检察院紧扣“三个环节”,督促干警将读书感悟转化为理论成果,为检察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智力保障。一是紧扣活动环节。要求干警在研读传统道德书籍后,撰写读书体会、心得感悟,并鼓励干警运用多类型文体,结合多种主题,在文章立意和形式上尽量做到不拘一格。在道德体会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干警结合“天津检察精神”“读书最美”等主题参与征文活动,让干警带着主题读书,带着思路写作,极大增强了检察干警读道德、写感悟的自觉性。今年以来,全院干警共上交心得体会文章80余篇,30多篇文章随笔被区级、市级以上报刊、网络刊发。其中,由我院干警撰写的《检察人也需要温情》一文被登载在《天津检察》上,引起广大干警的共鸣。二是紧扣交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在院局域网开辟读书专栏,专门刊登干警的读书心得体会,为干警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分享平台。通过撰写和交流读书体会,使干警充分感受到到传统美德在强素质、砺品质方面的突出作用,从而加深对检察官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文化认同。三是紧扣激励环节。为调动广大干警的创作积极性,区检察院制定出台了调研、宣传奖励办法和职级晋升加分制度,不但对多写、能写的干警给与物质奖励,更将文字成果转化为职级晋升时的重要加分条件,鼓励干警多思考,勤动笔,实现了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根本转变。
三、比奉献,以道德熏陶为动力带动全院创先争优的整体氛围
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践行传统道德的先进典型,可以带动广大干警自觉践行检察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风貌。红桥区检察院注重强化典型示范的效果,牢牢把握“三个契机”,将传统道德转化为促进全院工作的“柔性动力”。一是牢牢把握争创契机。将忠诚爱民、敬业爱岗、公平正义、清正廉洁等传统道德内涵分解到各类先进评选活动中,鼓励干警在日常工作中比奉献,在争创活动中看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道德模范和文明岗位。红桥区检察院先后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精神文明单位、连续14年被评为天津市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先进单位,控申科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窗口,未检科被授予天津市青年文明岗、天津市新长征突击队称号,侦查监督科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1名干警被评选为“天津好人”,作为道德模范代表接受表彰,53名干警在全国、市、区级各类比赛、评选中获得荣誉称号。二是牢牢把握宣传契机。对道德高尚、事迹突出的检察人员和集体,及时宣传、优先宣传、重点宣传,用“看得见的鼓励”带动示范效应。在全市检察机关首批教育培训精品课程评选中,我院报送的两门课程均入选了首批精品课程。为此,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春明专门作出批示,号召广大干警向获奖干警学习,批示刊载在院局域网显著位置,极大地鼓励了干警,特别是青年干警的工作热情,在全院营造了“弘扬道德做好人,比追赶超学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牢牢把握选人用人契机。将道德考核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严格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理念。将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列入领导班子、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这些规定涉及到干警的政治思想、工作纪律、业绩考核、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按照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定岗定责,结合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的要求,细化量化职责,层层分解目标,将责任落实到人。考核结果列入个人档案,与年度奖励挂钩,并作为职务聘任、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四、创举措,用弘扬践行传统道德带动检察工作整体上水平
一抓对接机制,搭建道德实践平台。将传统道德教育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接,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院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兼为传统道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活动进度、检查督促、组织经验交流,以点带面,统筹规划,发挥合力。各部门将弘扬传统美德与深挖“四风”问题相结合,以美德为引导,以“四风”问题为警戒,制定制度措施。侦查监督部门制作案件审查逮捕流程图,用直观方式评查跟踪案件审查期限,确保程序公正;公诉部门开展“案件百日评查回头看”活动,对已办结的案件进行复查、再查,增强办案人员“公心办铁案”的责任意识;自侦部门重新修订了严守工作机密和托情通报制度等13项制度规范,严格办案纪律,确保秉公用权。
二抓服务机制,提升道德实践成效。以“勤政爱民、文明清廉”的道德要求为标准,探索创新了多项为民服务机制,提升检察机关服务形象和执法公信力。开通“红桥案管——细致入微”律师接待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文明高效窗口服务;将犯罪典型案例配以犯罪特点分析及安全防范提示,设计制作成《案例示警》,向社区居民发放或在社区宣传栏中张贴,营造平安法制环境;将职务犯罪预防知识设计制作成红检预防专刊、廉政海报及公益广告,将预防普法送进企业,筑造绿色健康的经济秩序;开通24小时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热线,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与全区9个街道签订“民事行政检察支持基层组织法制建设协议”,将检察工作融入街道、社区的常态化工作之中,提升了执法为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