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的感悟十篇
- 发布时间:2023-07-25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182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1
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只要他们从事一定工作就能遵守职业道德,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不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我们以为,学生将来能否遵守职业道德取决于他们的道德自觉性,有一定的道德自觉性,将来才能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中职学生在道德认识上普遍存在外在化倾向,他们认为道德是外部力量强加于人的,因此接受道德教育的自觉性不强,对道德教育的抵触情绪较大。受此倾向的影响,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较低。所以,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提高其道德觉悟。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要着力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是一个人生命运动的内在规定性,伴随生命运动始终,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人的,而是人生命运动的必然要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遵守各种道德,同时要认识到,一个人从事一定工作的过程是其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其生命存在的方式之一,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事该工作的人生命运动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尊重职业就是尊重自己生命的存在,因此要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职业。只有确立了这种观念,将来才有可能遵守职业道德。中职学生的理论水平有限,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常识层次,换句话说就是不是给他们灌输理论,而是教会他们自己悟出道理,通过“悟”达到提高其职业道德觉悟的目的。
2引导中职学生悟出职业道德真谛的途径
2.1课程开悟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依托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因此,要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增加教学课时,真正夯实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推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推行情景教学,通过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推行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场景设置、角色扮演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悟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实践体悟
经常组织开展参观访问、义务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有组织、有计划地让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重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行为选择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最终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观念。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要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办法和措施,明确分工和职责,让每位学生在实习中都能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熏陶。
2.3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职业道德的真谛。现在市面上励志类的书籍特别多,有很多故事既简短又意味深长,很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阅读励志类文章,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同时还经常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感悟,共同成长。
2.4反思省悟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自己对他人职业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从事此工作时会怎么做。通过反思,使学生不断内化职业道德,提高道德品质。
2.5惩戒顿悟
抓住关键时间,找准关节点,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这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中,往往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会影响甚至改变其一生。对于学生成长中关键时刻的一次批评或一次惩罚会矫正其人生坐标。所以,抓住这些关键时间、关节点对中职生进行惩戒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有的人不主张进行惩戒,实际上只要把握好度,惩戒会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2.6环境引悟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根据学校历史与定位,突出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发展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2.7心理导悟
心理咨询与指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众多学校德育成功的经验之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径来对待,把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统一于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2.8榜样领悟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2
关键词:德育课 养成教育 体验 课堂活动
德育教育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来体会周蔚华教授所言:“德育课是养成教育、感悟教育,非知识教授”,更是深有感悟。
一、德育教育是养成教育
德育教育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
可是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为什么老师和社会评价我们的中职生素质很低?这个素质到底指的是学习能力的素质还是做人的道德素质?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师,我们始终认为中职学生聪明、懂事,他们会察言观色,动手能力强,会感恩;他们比同龄人成熟,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孩子们。只是在我们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他们属于没法跟上的那一批孩子。对于他们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实际上,一个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所谓“习惯成自然”。要养成一种习惯,需要我们给予耐心和关爱,给予信任和鼓励,给予重视和培养。学校老师曾经和企业的管理者做过交流,企业普遍认为学生的技能可以在企业中再次得到专项培训以适应企业需求,但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企业实在是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培养。
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德育课程,极力发挥好德育课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德育课的“体验性”学习
在德育课堂上,如何实现德育课的养成教育,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在培养中成长。”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教育尤其强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为此,我们应注意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让他们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中职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中职德育教师应该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不同专业班级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体验教育是由参与活动的学生自愿参与一连串游戏及户外活动,然后分析所经历的体验,总结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感悟,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和感悟运用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一种教育模式,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学习方法,即“体验性”学习。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原则
(1)主体性原则。德育活动课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体现学生参与程度。一堂德育活动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参加,多数同学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收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我们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德育育人的实践过程是内含于生活之中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生活,凌驾于生活之上。因此,学生需要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
2.三个阶段
“体验性学习”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体验—感悟—反思。
(1)体验。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去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自身举例、现身说法等来调动自己的主体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摸拟情境等体验性学习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体验中用。
(2)感悟。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3)反思。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取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包括参观访问的所见
所闻、活动操作的亲身体验、调查(考察)的结果、社会实践的亲身经历等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上述感性材料进行辨别、分类、筛选,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上升为作为理性认识的结论,使学生从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一个搜集材料并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己思考、自己提高的过程。 3.方法
德育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活动方式,例如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德育老师更应该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角色扮演法最受学生欢迎,学生会完成得非常好。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3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我操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我操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4.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4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 新课改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
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5
“渐悟”和“顿悟”本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对影响深远的范畴。慧远在《维摩义记》卷一中指出:“菩萨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者,是人过去曾法,中退住小,后还入大。大从小来,谓之为渐”。“言顿悟者,有诸众生,久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即能入大。大不由小,目之谓顿”,“渐入菩萨,藉浅阶远,顿悟菩萨,一越解大”。渐悟、顿悟是两种修习佛性的不同方法,由于对两者强调不一,曾经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两相对峙的南宗和北宗,即“南顿北渐”之谓。
其实,渐悟和顿悟亦可理解为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主张日积月累、由浅而深的常规之道的是渐悟,表现在修身养性方面即是“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功夫。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伦理道德观念及规范日积月累的教与学,多是循渐悟之道而行的,我们平常所论道德认知,多是从渐悟角度展开的。其实道德认知和一般人类认知一样也还有另外一面,即“顿悟”。
顿悟即习佛上的“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即所谓“一旦豁然贯通”(朱嘉)、“发明本心”(陆九渊)或“反求本心”(熊十力)的功夫等。由佛学而渗透开来的顿悟早已成为我国哲学史、文学及美学史上重要概念。作为一般认识门径的顿悟既与渐悟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互补或统一的一面,无论过分强调渐悟,还是过分强调顿悟都是荒谬的。以辩证的眼光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南顿北渐”的宗派之争,有其偏颇各执的一面,同时也可看出现实生活中对于遵循分析思维、循规蹈矩过分强调从而被理性思维缚绑手脚的单纯渐悟的方法论局限性。在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中因循理性思维的一般局限,人们多对道德认识“顿悟”的一面视而不见,或者视之为神秘的东西的而予以回避。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这一被忽视的侧面予以研讨是当务之急。
顿悟与直觉是相似但并不完全相等的概念。顿悟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属于直觉的一种,直觉显然还包括在一种道德情境中凭直感立即作出判断的含义,而顿悟似乎更多地强调直觉之前的沉思默想等知情意的酝酿过程。但是直觉和顿悟之间相同的一面显然大于这些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本文是从直觉与顿悟相通的一面去进行以下论述的,亦即,本文的“直觉”作为认识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也可称之为顿悟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二、道德直觉的必要与可能
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需要培养道德直觉,首先是因为道德学习过程中运用道德直觉的必要。而这一必要性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道德基本概念的意会性质(或自明性)。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人都对这一性质有所揭示。如18世纪的情感派就曾认为人的道德认识与其说是一种经验推理,不如说是依靠人类所固有的道德感(所谓“第6感官”?)而直觉到事物或行为的善恶价值。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EdwardMoore〕?认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善”,而善是自明而不可推导的。“‘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正如‘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一样;也正如决不能向一个事先不知道它的人阐明什么是黄一样,你也不能向他阐明什么是善”。人们对善的认识因而只能是直观的,而不是描述性的推导,因为善是自明的,无须借助其它事物或性质来证明,更不能从别的东西中推导出善。我们不能同意善和义务等道德基本范畴是完全自明、拒斥逻辑推导的极端观点,因为这一观点的片面性不仅因为其对立学派的强大存在遭到了实际的揭示,而且这一观点确有走向神秘主义和否认伦理学的科学性的危险。但道德基本概念有其可以诉诸逻辑分析的一面,也有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直觉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情感派的摩尔、普里查德到中国陆王学派及所有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家才能有经久不衰的立论依据。正如英国学者波兰尼所指出的“意会知识比言传知识更基本,我们能够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多,而不依靠言传的了解,我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道德概念的意会性的存在,决定了通过直觉方式进行道德认知的必要性。除了道德概念必须通过直觉加以理解之外,道德行为所处的情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等也决定了直觉存在的必要性。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道德责任往往是多重复杂同时是相互矛盾的,加上道德情境可能存在的解决问题或履行义务的紧迫性(如救火、救人的情境)根本不容许人去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或象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伦理学家所倡导的那样计算结果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或大多数人的幸福。人唯有通过道德直觉进行当机立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里他“以为他的道德观念和直觉地完成的行动仿佛是自明的、当然的、没有疑义的”。
道德直觉既有其道德学习上的必要性,也有其存在和培育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来自于道德学习主体道德智慧的积淀。根据社会遗传理论,每个人都有类的禀赋,千百万年人类的一些社会经验都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实现了社会性遗传,积淀于每一个体的心理。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在来不及作出合乎逻辑的证明之前道德主体就已然有了先在的道德判断和行动。在心理学“直觉”的解释中,容格所谓“原型”的触动,苛勒所谓“格式塔”的“完形”。实质上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道德个体凭借并调动这些老祖宗的遗产对对象实施迅速观照和会意的结果,除了族类经验,道德学习个体自身的经验也可以以简约、内隐的形式积淀在意识的最深层。就象类的原型和图式起作用时一样,当道德情境刺激之下,人们的这种个体经验积淀也能为人所唤醒,不自觉地作出“非逻辑”(实为“隐逻辑”)的决断,而无论是类或个体道德经验的心理积淀都已成为心理学所证实的一个客观事实。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每一个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些内存的直觉潜能,开发个体的直觉能力?这就不得不把论述的焦点移回到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来。
三、道德直觉能力的审美培育
关于直觉能力的培育,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S.Bruner)在《教育过程》?第四章“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中提及6种增进直觉思维的可变因素,即倾向性因素、给某个领域提供各种经验、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结构、启发式程序、鼓励推测、发展自信和勇气。庞学光在《浅论道德直觉及其培养》则直接提出了培养道德直觉的4种方法(第一,?给学生丰富、系统的道德知识。第二,重视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第三,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第四,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布鲁纳曾指出,诗人和艺术评论家具有“直觉信心”,“需要在没有稳定的意见一致的标准下,着手选择一个形象或者表述一个评论。”教学过程就是要鼓励这种自信和勇气。庞学光也认为“对于道德直觉的培养来说艺术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们都对艺术对直觉培养的价值作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视为途径之一。但是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借助外在的艺术过程去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只有使道德教育本身引入审美因素使之成为一种审美范式的德育,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审美的直觉培育功能。本文即是将艺术品及道德教育过程本身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论述审美对道德直觉能力的培育的。
审美活动何以能够培养直觉和道德直觉能力,这必须从分析直觉的特征和发生机制入手。首先,关于直觉的瞬时性与情感作用。直觉、道德直觉能在一刹那间“豁然贯通”地把握对象。这就是所谓直觉的瞬时性特征。瞬间性特征与直觉的许多特征和心理机制均有联系,但笔者认为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主体的情绪、情感因素,即布鲁纳称谓的“倾向性因素”。“这种倾向性因素对直觉的作用是使直觉倾向于对某个领域而不对别的领域进行直觉思维”,情感作为倾向性因素可使主体对对象作出与主体心理隐性需要和图式相契合的方向性选择,由于情感之中往往有理性的积淀,故有可能直接切入对象的本质,(也有可能导致谬误)。
情感对于直觉除了这种导向作用之外,还有直觉的发动机制。情感虽然不是认知,但它可以为人的认知内驱力提供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象高效计算机那样自动将合乎当前问题情境的策略从内存中调出,迅速解决问题。因此,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能够增进直觉能力,那么首要因素当属情感。审美活动(包括立美活动)被人称之为“情感的体操”,是因为无论是创美过程还是审美过程,都是情感表现和观照过程。审美活动所激起的情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随意联想、想象和幻觉能力,唤醒沉睡的思维网络,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对道德教育而言,审美情感不仅对道德认知的对象会产生“赋值”作用,使认识主体有一定直觉的倾向性,??而且利于通过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交流训练提高“移情能力”,在接受道德观念、实施道德判断和行动时迅速“反求本心”,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通感”。
其次,关于直觉的非逻辑性与形象思维。布鲁纳指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
“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较为准确地揭示了直觉的非逻辑性或非理性特征。“非逻辑性”指主体在直觉对象并未进行自觉的归纳、演绎等理性分析活动。但非逻辑并不是“反逻辑”或“无逻辑”,而是逻辑活动在内隐的不自觉状态。之所以产生这种逻辑的内隐,是由于直觉活动中人是“以形象和概念共同反映事物本质”。直觉活动之所以优于单纯的“概念”思维,是由于形象和概念相互配合、补充、促进形成的合力。“形象比概念灵活、更能在问题情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发挥创造性探索作用。它能表示概念、说明概念、扩展概念、并能启发创造出新概念”。正是与形象思维相融合,理性思维才显得“盐在水中,有味无痕”起来,因此,能够将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活动将有利于直觉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活动恰恰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典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曾正确地指出,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如“这幅画是美的”),但仍带有普遍性(我觉得美的东西别人也觉得美),这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单称判断(当我说“这酒对于我是快适的”?时,?别人的主观感受未必一定与我同一)。这一矛盾的统一在于“想象力和知解力的自由谐合”。审美判断一方面是感性、个别的,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普遍的,超越感性又离不开感性、趋向概念又无明确的概念。正是因为审美活动的感性、理性思维的统一,才有利于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发挥左右脑的共同优势,实现概念与形象联合的“非逻辑”性或“超逻辑”性。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过分强调分析思维的作用,改造这一范式的出路显然在于实现时道德教育的形象思维嫁接----实践德育的审美模式。
最后,关于直觉的整体性与物我同构。分析思维的特征是主体将对象各细部进行认真观照,由局部而整体,由小到大地认识事物。即“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其特征”。也正是因为思维的开端为局部、为分析,所以其认识事物的整体及本质有一个漫长而不保险的程序(不保险在于整体往往不等于局部相加)。
而直觉思维则相反,?它是“由大而斜?直接抓住整体切入对象的本质从而实现“豁然贯通”的。道德直觉也是如此,道德直觉对道德观念及道德情境的把握也是整体性的、未经分析直接从整体入手的。在道德情境复杂和紧迫的情况下,主体正是凭借这种对情境的直接整体性把握才能迅速作出道德判断并诉诸行动的。
苛勒在其(《猿的智力测验》,1917)中就曾指出,人脑对环境的反应是整体性的,人所认识的对象也是有组织的有机整体,直觉的过程即是主体实现对认识对象的(格式塔)“完形”的过程。因此,直觉可以理解为物我之间的一种同构现象的突然发生,就如柏格森所言的“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6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一句话:“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就要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变过去常用的“填鸭式教学”为“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通过自我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最终成才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所谓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能在体验生动的问题情境之中掌握知识、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领悟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发展他们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实现“自我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充分体验到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进而更加勤奋学习,最终成才。多年以来,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尝试从学生个体的体验、感悟和实践三方面采用体验式教学,较好地达到上属教学效果。我的做法和感受是:
1.结合实际生括,让学生亲身体验
课程内容源于生活。人教版新教材初中乃至小学各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的许多内容。都是针对学生实际生活和人生发展过程中涉及所需的道德要气而编写的。我在教学有关内容时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通过自身举例、现身说法等来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中《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讲到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一知识点。课前我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由于树立了自信心取得了成功,进而增强了自信取得更大成功”和“缺乏自信失败不断或没有多少成功也就更加没有自信”的正反两方面事例,写成简要的书面材料在课上进行相互交流、当堂体验。课堂上,同学们情绪饱满踊跃发言,学习态度认真诚恳,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良好。因为大家说的都是自己的或熟知的身边人的事例,同学们有内容说、愿说、甚至抢着说,内容真切感人。其中有位男同学说到自己小学四年级时由于贪玩学习成绩曾经比较差,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也就没有了兴趣。后来经过老师的鼓励和一位同班同学经常的帮助、辅导,他重新建立了学习的信心,找回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后来也就逐步好起来,并且是越来越好。毕业时最终以全班前几名的成绩进入到我校初中实验班学习。说到动情处,他竟然哭了,同学们也很受感动,不约而同地给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上课似乎有些不合常情,但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同学们轻而易举的体会到了“自信的真正含义”和“树立自信远离自卑,对学习乃至人生的重要性”,而我也避免了空洞枯燥抽象化的政治说教,也轻而易举的达到了政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不能仅凭课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还主要应该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来实现。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亍虚空、形式、无效。换言之,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解决学生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教育的真正价值。放下“教书匠”的架子,做一个既教书又育人的人民教师,真正走进学生,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这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当下应该做得事情。
2.用心真切感悟,实现快乐成长
所谓感悟,就是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介绍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第五课《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中讲到“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人侵;但是,它们都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和强敌的意志和信心”,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侵略者的穷凶极恶和中国人民曾经遭受到的巨大灾难以及中国人民在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不屈不挠和前仆后继的伟大民族精神”,我特意安排学生们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的录像片。面对影片中可怕的画面、凄惨的音乐,同学们却异常的沉默。但我相信,此时他们的内心却是极不平静的。对侵略者充满极大的憎恨之情和对自己肩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使命感的认识,在他们身上都得到了升华;更相信他们已经完全明白、理解了这一知识点。事实上,课后我高兴的看到,从那以后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比以前更加勤奋刻苦了。实际证明:通过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共同体验,使学生从自己原有的生活中获得真切感悟,才能更促使他们愉快地生活、不断地进步。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教材的内容,有许多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有所感触的。这就有利于让我们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直接建立起联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参与课堂学习。又如初三的思想品德课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知识点时,如果我们简单地从书本上学习,可以使同学们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却不可能完全使他们上升到在实际生活中形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的。于是我在课堂上播放了一些公益广告、图片及新闻报道。如大量砍伐森林树木造成严重沙尘暴给人民生活造成危害,以及环境污染造成小孩出生畸形和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遭遇沙尘暴的新闻报道等等。尤其是我还把我在学校拍摄的学生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水和纸笔的录像画面,播放给同学们观看,这给同学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震憾。这样的与社会、与自然、与生活实际相融合的一节课,把知识点带给了学生,将德育融于教学之中,学生体验和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要求与目标。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7
一、什么是体验式活动
体验式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在教育者有意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活动之中,经过学生自身的感知、理解、体悟、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个性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体验式活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重亲历、重体验、重感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主动体验,充分展示各自的潜能和力量,发挥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体验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与感悟,最终自觉产生出巨大的内化作用。
2.互动性、合理性、开放性。体验式活动学习由于强调亲历、体验与实践活动而更加突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广泛合作、互动与交流,每一个个体都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师生的关系是开放的,一切有专长、有经验的人都是学习的对象。
3.活动化、综合化、个性化。在体验式活动学习过程中,活动成为主要学习形式和教学载体,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与内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达成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同时,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这种独特性、差异性和独立性构成了学生的个性,所以,体验式活动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创造空间。
二、体验式活动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的发展趋势
体验式活动强调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长期以来,在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取向上,过多地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课程和教材缺乏亲和力、感染力。当道德规范与生活实际发生矛盾或者不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时,往往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不是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和体验新生活,培养出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把口头的道德说教与自己的生活行为分离出来的双重人格。英国人认为,道德品德是被感染出来的,不是靠教导的。日本的小学则通过直接动手制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制作东西和劳动的喜悦感。中学阶段通过现场参观、劳动体验及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切身感受和体悟。
体验式活动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是思想品德课的发展趋势。通过体验式活动,更容易实现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尤其能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体验式活动课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乐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法全都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变为直接的直观的真切的感受、体味、领悟,从而达到行为或行为潜在的变化。
体验式活动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问题调查。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为主要内容。例如,我在给七年级上“青春期的困惑”一课中,我就“你听说过女生会来月经吗?”、“你听说过男生会遗精吗?”、“你认为女同学来月经脏不脏?”等问题调查了本班同学。调查发现,青春期教育刻不容缓。
2.游戏活动。游戏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辅导形式,既轻松有趣又让人有许多感悟和提高。例如,七年级新生第一课——“认识新同学”,为了帮助同学彼此认识和了解,我让他们做“猜猜我是谁”等游戏。
3.角色扮演。每个学生都扮演着多重角色,例如孩子、学生、朋友等。因此,角色扮演不需要任何准备,可以即兴进行;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多的认识。例如在上“与父母面对面”课时,他们扮演设定情景中的父母和子女,通过角色互换化解父母和子女在沟通中的矛盾。
4. 撰写小论文。小论文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本中的“想一想”、“议一议”都可以作为选题。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论文布置时与语文教师配合,并能做到及时评价。
5.参加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上街清扫卫生死角、清除城市“牛皮癣”、对本地的环境和农业科技化程度作调查。通过此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感情认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6.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此外,还可以通过时事讲座、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知识,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更是我们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内在呼唤。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8
关键词:初中德育 加强 素养
一、情:沟通情感,激励进取,共创和谐的教育氛围
沟通从心开始。情感教育是实现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心灵沟通的桥梁与媒介。德国卡塞尔大学学者研究表明:人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与难题仅靠分析有时并不能得到解决,而是更多地需要通过交流感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理解对方等方式来处理。谁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谁就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可见情感沟通的重要性。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学生的情感是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关键。“亲其师而信其道”,“善用兵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心、诚心与爱心去呵护学生,树立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观,达到教育氛围和谐性,才能为德育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要求教师:1、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情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总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来。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做个细致的有心人,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的真实动态,把握学生情感。2、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情感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尽管这对矛盾的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所不同,但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人格尊严是情感的核心,教师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人”,才能真正地尊重他们的感情;才能意识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区分不同性质的情感对教育不同的反作用;才能注意到学生的情感与其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到学生学习、品行差异性的根源。3、鼓励学生,激起学生情感。进入少年特别是青年时期以后,学生情感的突出变化之一是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这是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和社会化程序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及时利用各种场合和手段恰以当方式予以肯定。注意批评性语言运用的艺术性,娓婉的批评效果往往优于直截了当的批评。
二、点:旁敲侧击,点到为止,起到“点石成金”之功效
“少年心事当拿云。”青少年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变幻莫测的。教师只能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一定程序上了解其中一部分的表现,这不利于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更有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教育他们,反复抓,抓反复。但时间长了,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会感到不耐烦。教师认为这样的“两有生”(即学习有困难、品行有障碍的学生)是不识好歹,不可教也;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师烦人。在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恰到好处的一个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往往起到震慑、威慑学生作用。
有时一言不发却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有时简练、精辟,言简意赅的一、两句话却能达到点击要害,点石成金之功能。
三、悟:心灵感悟,自觉自省,实现学生自我教育
古人云:“心之官则思矣”。人们对外在事物的反映,知识的接纳吸收过程不是机械进行的,是有一个认识、领悟、理解、创新的过程。可见,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悟”可以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道德情感和言行点化,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交流和活动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和影响。受教育者本人都有一个自觉或不自觉主动的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接受、内化、外化即感悟的过程,从而在外在言行上作出对我自我“趋利避害”的应答反应。这种“悟”也可以说就是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和所提要求的心灵感悟,达到自我校正、自觉自省和自我教育。其过程是:在教师在教育的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己的领悟、渐悟、顿悟到觉悟,从而指导自己不同行为对外界信息作出不同反应和应答。由于“感悟既然是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它其实就是创新。”没有“悟”,就没有创新;有了“悟”,才可能有创新。”这要求教师给学生一个“悟”的时空。凡事不能也不必要说的太白。德育工作者对某人某事的心理、想法或行为也不必要让学生摸得一清二楚。让学生对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言行点化,“先做后学,且缓说破。”留给学生一个感悟的时空和余地。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9
一、平等对话──春风化雨细无声
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首先,它强调对儿童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只有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和指导。这时的教师也就是学生的帮手和朋友。其实,它重视对儿童活动的引导。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综合地、动态地实现的。在支持与合作中对学生活动提出适当的建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活动并将活动引向深入。
案例(一):《好邻居》课堂教学片段
师:你们家的邻居是谁?能说说你们一家和邻居家的故事吗?
(学生一个个如数家珍,叙述和邻居家的友好故事。)
师:(很高兴)小结──你们遇上了好邻居,这真是一种福分。远亲不如近邻嘛。
生:老师,他说他家和邻居家是死对头。(原来一个学生在位子上嘀咕,可不敢说。)
师:(故意顿了顿)这种情况确实有呀,牙齿还要咬舌头呢!你们平时和邻居家不来往或者有矛盾的有吗?请举手。
师:那么,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和邻居家关系不怎么样呀?
生:我们早上出门,傍晚回家,难得见面。再说也没什么需要来往。
师:哦,不过多个好邻居总没有坏处,你们没意见吧?(生:纷纷点头认可)
生(那个在座位上嘀咕的):我们那个邻居很凶的。那天我在楼上练习跳绳,他就跑上来骂我。
师:如果有人在你们楼上跳绳,灰尘震了一地,或吵醒了你家正在休息的爸妈,或把你家的灯泡都震黑了,你有意见吗?(生:点头认可)
师:遇事将心比心,这样心里就好受些。那么,有没有可以避免矛盾的办法?
小组讨论回答。
师:既然已经知道了原因那么你们想和好吗?怎样能和好?小组讨论,商量商量办法。(见面打招呼;学会宽容;将心比心……)
这里,老师没有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训”,也没有道貌岸然、滔滔不绝的“灌”,有的只是平等的对话。在平等的对话中,和学生一起分享好邻居带来的快慰,一起分担来自学生邻里间不和的忧愁,一起出谋划策处理邻里关系。在平等的对话中,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这种情况确实有呀,牙齿还要咬舌头呢?”在平等对话中,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浑然一体。在平等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思品教学中不是传授道德规范的传道士,不是知识的权威,不是道德价值评判的独裁者,而是他们一起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如果有人在你们楼上跳绳,灰尘震了一地,或吵醒了你家正在休息的爸妈,或把你家的灯泡都震黑了,你有意见吗?”教师亲和的态度、出自内心的语言,学生就会产生情感共鸣,接纳你的建议,这是一种活生生的道德再创造过程。
二、遇物而诲──道是无情却有情
我们的学生来自于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家庭,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不断发展的人。作为一线思品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遇物而诲也就最有必要。
所谓遇物而诲,就是遇到什么就利用什么进行教育。我们过去的教育太多时候是老师设好圈子引着学生往里钻,当学生的认识和规范的道德出现偏差时就粗暴地呵斥学生硬把道德塞给学生,这样的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我们要有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根据学生实际生活,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无痕教育。
三、情境感悟──心中悟出始知深
置身于美的环境中,心情会格外轻松。我们的品德教学如果给学生创设一个美的学习环境,一个轻松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感到压抑,就会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之中。情境所显示的鲜明形象,对于正处在表象思维阶段的儿童来说,可以引起无意识心理倾向,忘我地进入情境,引起他们的同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案例(二):《亲亲热热一家人》教学片段(浙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想看动画片吗?
生:"看动画片喽。"(学生顿时兴奋起来,在座位上窃窃私语。)
师:今天我们看的片子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喜欢吗?
师:你和家里人有这样高兴的故事吗?在四人小组中先说一说。
(生:争先恐后介绍自己一家的开心事、有趣事。)
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生动的故事情节,有趣的动画画面、音乐的旋律,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无不感染着学生,开开心心一家人,亲亲热热一家人,情境缩短了与他们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同时打开了他们尘封的记忆。这样的生活场景,我也有呀。“我六岁时,爸爸带我去上海玩那里可好玩了,还给我照了相。”“每天放学回家,妈妈就给我准备了我爱吃的茶叶蛋。”……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为学生思维提供了"能源",联想、想像活动随之展开。学生在无意识中,被引入了有意识的教学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个体经验的整合和提升。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道德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感受,内化体悟。这样,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中去,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活动体验──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10
关键词:体验;品德教育;必要
一、小学品德教育现状,需要体验式品德教育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德育和生活不可分离,道德的养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成长的环境和已有经验,尽量为他们提供各种自然的情境、逼真的环境,在活动的参与中形成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道德品质。在德育中融入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受教育者对实际生活的感悟,进而融入人的心灵和具体行为活动中,不再让学生感觉知识和实际联系不大。道德认知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道德知识的学习和个体实际体验的紧密结合。人的道德品质是在人的经历过程和真实生活体验中获得的。小学德育的开展,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种体验活动,联想自身经历,在交流中不断生成新的道德认知。学生们在主动的参与、经历的过程中,从中切实领悟到了很多道理,学会处理事情的方式、明白了做人的原则。学生积极的参与、思考和认真的投入使得整个德育不再枯燥乏味,取而代之,充满了生机,活力四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获得了情感的发展、认知的升华。教育者应善于抓住机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心去体会,用心去交流,这样的德育才能取得实效。
二、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需要体验式品德教育
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外形在小学时期处于比较平稳均匀的发展状态,小学生的脑和神经系统的均匀、平稳的发育,使得小学生的心理也能够协调发展。因此,小学生的生理方面的特征启示小学生的道德情感要注意用平稳、温和地递进方式来进行情感熏陶。其次,小学生在认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皮亚杰用认为小学生处在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小学生从事正规化的学习活动使得他们能够掌握读、写、算等基本知识技能,进而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平稳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因此,我们在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感时要注意阶段性,要从具体的事例、身边的事物说起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最后,小学生在品德习得方面的变化。研究表明,小学生能够逐步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能够有一定的自律意识,道德行为习惯出现个体性的分化。在学校生活中小学生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和活动逐渐地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形成独特的道德情感,逐步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小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具有特殊性特殊性。第一,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和德育活动逐步从无意识、模糊发展到有意识、清晰的。第二,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小学生由于内外部影响因素对道德情感的发展不同,在体验不同的道德情境或同样的道德情境都会有不同的反应。第三,自然、直接的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小学品德教育需要体验式品德教育。
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需要体验式品德教育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将总目标定为“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总目标的陈述上,着重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良好品德,形成良好习惯,为进一步的公民教育打下基础,在意识形态上进行了减弱,突出了公民性培养。具体来看,小学阶段在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儿童生活知识的学习,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课程处于小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未来培养儿童成为良好公民的开端。在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儿童社会知识的学习,在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良好德性,针对高年级阶段儿童社会往的成长,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社会性知识的应用。课程对于儿童社会性成长的方面更加重视,在社会往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这需要学生融入生活进行体验。从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品性看,情境化教育绝不是一种仅仅关于公民知识的注入式教育,激发公民个体的主体性,以公民个体自主、自觉的价值认同与责任承担为核心,培养健康的公民意识、情感与健全的公民能力,才是公民教育的本真意义。因此,不同于强调知识记忆的传统教学,现代公民教育必然亲近于以个体情感体验、感悟为主的情境化教育,而排斥刻板的道德说教与价值灌输。它既强调教育的摹拟情境运用,也注重将学习者引入生活的真实情境,把关于公民的知识放在情境中,将符号化的冷冰冰的惰性知识,转化为以情境为中介和依托,以境脉为联系和纽带的活性知识,从而使学习者在摹拟教育情境或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和体验综合性的公民知识,培养积极健康的公民情感,提高在真实生活世界中的行动能力。
四、探索小学品德教育有效途径,需要体验式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