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5章译文/原文:大成若缺的密码?何为躁胜寒静胜热?
- 发布时间:2023-07-15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137
第四十五章
清静章\正觉圆满章
第一段: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第二段: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讷,nè)
第三段: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为,wéi)
道德经第45章译文
最大的“成”如同还未完成,
所以一直能够成就一切,
一旦完成也就结束了使命。
(万物是因缺而成)
(人人都有最宝贵的“缺性”)
(因为缺性而自然与他人合作)
(这样才能圆满得一)
最大的“盈”如同虚空,
它一直能接纳万法,吐出万法,
一旦盈满就失去含藏的大能。
最大的“直”是直性,
顺物之性而不背离而去,
物弯则弯,物直则直,
(水随方就圆,因物而直)
(脑部血管弯弯曲曲)
(却是最好的供血网络)
真正的巧匠如同笨拙不堪,
(顺应无为却成就法界万有)
(只有造物者才是最高明的巧匠)
最大的辩才寂然无声,
(天地有大美,却不用言语赞美)
(无声的天籁最能打动人心)
世人信奉有为的躁动,
当寒冷来临之时,
世人猛烈跳跃来抵御,
却很快就耗尽体力。
(抵御寒冷的方法有很多种)
(北极熊长出厚厚的绒毛抵御严寒)
(这是静无为的妙法)
(有为无为可以互相比较)
(应该学习无为还是有为不言而喻)
战胜炎热的方法有很多种,
静无为的方法最为有效,
心寂静了身体会感到凉爽。
静是无为的妙法,
适应一切时、一切处。
当静到寂灭地的时候才是清静,
静无静相,动无动相,
整个法界都入正定中,
正受法喜不可思议。
题解:此章义理极深,不可思议。开始宣说后五大(41章有前五大,互相呼应),“大成若缺”最为深奥,这是三生(因无而生,因和而生,因缺而生)教法之一,“因缺而生”教法完全出乎所有观察之外,令修行者顿悟。老子认为万有是“缺”,万有皆因“缺性”而成就。什么是“缺性”?就是任何一法(物)都是处于“缺”中,无法独立存在,因此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合作,从而成和。
一个人四肢俱全,俗谛看不缺,实际是处于“缺”中,如同残疾人。这一理论来源于阴阳二气理论,即阴缺阳,阳缺阴,阴阳互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这种“互缺性”正是产生万法的根源,如果没有互缺性,则一法不生,因此任何生都含有“因缺而生”的教法。
大成就是大生(生生大德),因此大成者一直保留“缺性”,依据“缺性”而生。万法万物都是依据缺性而生生不息,无为而成。男人女人组成一个家庭,背后就是“缺性”所致;磨具有上模下模,互相构成“缺性”,一合则成一物,万合则成万物;任何组织都是因为“缺性”而组织起来。懂得无处不在的“缺性”,世人会重新审视自己,会领悟接纳、和合的重要性。
“大盈若冲”比“大成若缺”容易理解(智力难度低一点),劝世人要有离物入空的思维,不要被物逻辑反锁。物逻辑的边际极小,空逻辑的边际广大,这样心量就解放了,徼心就变妙心了。五大还是无生偈第三教法“反者道之动”的广说,道思维的奥妙无处不在。“大直若屈”,随顺、无求为大直。“大巧若拙”,无为为大巧。“大辩若讷”,无言为大辩。
后半段注释家陷入混乱,无法理清老子的道逻辑,甚至大改文本,甚可叹也。王弼注:“燥罢然后胜寒,静无为以胜热,则清静为天下正也”。王注精妙绝伦,把内在的道思维道逻辑清楚展示出来,但有注释家认为是“曲解原文的强解,”后世的曲解因此而起。“燥胜寒”,胜寒的方法有很多种,世人有为法是一种耗竭气力而无效的方法,正是老子呵斥的有为法。所以王弼读出精义,注释为“躁罢”,一个“罢”字把耗尽体力演说出来。“静胜热”,胜热的方法有很多中,静无为的方法,如北极熊长出绒毛的方法以御寒,心静自然凉以胜热是最妙的,这是老子赞赏的无为法。
王弼注“静无为”真是极妙。老子述事文法是“长驱式”的,直达终点,没有像这里注释细细演绎,按照注释家细细演绎,那经文就是课堂笔记式了。道思维的逻辑非常清晰,一点不混乱。王注“静则全物之真,躁则犯物之性。故惟清静乃得如上诸大也”,更是精妙,把“静”和“躁”殊胜孰劣剥露的一览无遗,“全物之真”、“犯物之性”堪称语言典范。王弼没有深度注解“清静”,这是缺憾。上面“五大”皆是因为“静无为”而成就,这样整章义理贯通。
“清静”在道德经中只出现一次,而在佛经中,“清净”则无处不在。最早僧肇还是使用老子的“清静”,后来逐渐被“清净”替代。二者本意相同,是大寂灭境界,所以说“清静为天下正”。“正”是正定,即大寂灭定,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所以“正”含有正定正受的义理,正受是指正定的觉受,凡入正定必受妙乐。第37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里的“静”正是清静(帛本作:不辱以静。不辱更是清的含义),后面的“定”与“正”相当,《庄经·逍遥游》说“乘天地之正”都是指正定正受。
前章修“知足”,首先要破对名、利、身的贪着,这是“始觉之智”;现修“清静”大寂灭定,是“本觉圣功”。依《大乘起信论》,因始觉而证本觉,因本觉而发始觉。没有清静大寂灭定,破名、利、身无法实现,未破名、利、身,则清静大寂灭不可证得,早就阵亡了。儒家知足常乐,老圣宣讲修知足,但最终目标不一样,老圣的清静大寂灭定可谓“深矣、远矣”。
不言之教是核心。名、利、身因分别而有,因名言而有;一二三也是因分别而有,因名言而有。世人堕入名言的逻辑中,斤斤计较,得失缠身。一旦“返于反”,入不言的妙境中,无言原来大妙。破尽名言方能证入清静大寂灭定中。言的功力也不可忘记,立言破言,立边际破边际,这就是修行,破除路上一切小逻辑,方能证得无上大逻辑。
仰望星空,到底仰望什么?既不仰望星星,又不仰望天空,而是所蕴含的无上大逻辑。无上大逻辑不在物中,所以要离物。物逻辑与空逻辑是对立的,离物就是离物逻辑,入空就是证空逻辑。离空空逻辑证入空性无上大逻辑,清静大寂灭定就会如如现前。
注:
文本分歧:
“清静”,严遵本作“能清能静”,可参。